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
调控重心或转向“稳增长” _
2011-12-02 19:44:46 来源: 评论:0 点击:
经济增速回落趋势显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指出,在内外夹杂因素下,PMI指数回落至50%以下,表明经济景气从扩张转为收缩,预示未来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回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同样认为,我国经济增速延续稳中趋缓态势,经济增速可能还有进一步回落空间。
不过,此间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多表示,此番PMI降至50%以下,并非经济拐点来临。
资料显示,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期间,我国制造业PMI值曾连续五个月在50%以下运行,最低曾触及38.8%的低点。
张立群指出,由于国内投资增长仍保持较高水平,消费增长稳中略有提高,因此未来经济增速回调将比较平稳,不会出现大幅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宏观调控已显成效。购进价格指数继续回落,已经连续两个月位于50%以下,说明通货膨胀风险大为降低。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也有所改善。
必须警惕内外需下滑
在巴克莱资本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看来,虽然低于50%的数据并不一定预示制造业在未来数月中将衰退,但确实凸显出经济下滑的风险。
结合过往数据看,新订单指数呈波动下行,并且下行速度较快,11月回落到47.8%,为33个月以来首度回落到50%以内;新出口订单指数下半年也明显下降,整体徘徊在50%以下的局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说,我国需警惕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预计来年出口贸易增速将从今年的16%~17%降至10%~12%。
政策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逐步回落的情况下,不少专家认为,经济发展的矛盾正在发生转化,我国的调控重心应逐渐从“抗通胀”转向“稳增长”。
在蔡进看来,宏观调控重心正在从“抗通胀”逐步转向“稳增长”,但这并非调控方向改变,针对PMI数据看,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他建议,一方面,宏观调控应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方向不变,不能急于放松,也没有必要继续趋紧;另一方面,可适时适度做定向结构调整,通过调整财税政策来提高经济内生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