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银行使出浑身解数揽储搂钱:理财产品再度变味
2011-12-02 22:50:37   来源:   评论:0 点击:

  ■随着首批试点的四省市政府债券全部认购完毕,22家银行和12家券...
    

  ■随着首批试点的四省市政府债券全部认购完毕,22家银行和12家券商参与了债券的承销

  ■四季度以来,近两个月已有7家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960.5亿元次级债

  ■就在监管部门新规出台后的第一周,也就是11月21-25日,共有33款1个月以内理财产品推出

  这边厢,小企业“差钱”,那边厢,银行也说自己没钱。“差钱”这个字眼,或许是今年以来各家银行的共同感受,热捧低利率地方债、加快发债融资步伐、高息理财产品的大规模发行,每一项举动无不表现出各个银行揽储的力度与决心。

  承销地方债“赔本赚吆喝”

  随着首批试点的四省市政府债券全部认购完毕,22家银行和12家券商参与了债券的承销,所有主承销商均为银行,国开行、建行和工行更是三次现身主承销商名单中。在16家上市银行中,除 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0年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地方救市将一触即发
下一篇:张育军建议新财富评选发最差奖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