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稀土价格像坐过山车 产品价格曾半年间暴涨10倍
2011-12-05 01:17: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稀土不是土。  稀土里包含的都是金属:镧、铈、镨、钕、钷、钐...
    

  稀土不是土。

  稀土里包含的都是金属:镧、铈、镨、钕、钷、钐、铕……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是邓小平1992年南巡时的一句“名言”。

  然而,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平均价格却一度被压低到当初的6成。今年,稀土价格又搭上了疯狂的过山车———年初一路狂飙,6月以来又一路暴跌,以致引发了目前稀土龙头企业的停产潮……

  “稀土,太复杂了。上到国际关系,下到地方利益,无一不纠结。”一位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知情者感叹:“说不清。”

  白菜价VS白金价

  2002年前后稀土价格最低,之后一路狂飙十多倍,今年的价格更是像疯狂过山车

  广东省平远县坝头镇程西村的路边,一家淡黄色墙体的工厂安安静静的,没有排污的大烟囱,也没有轰鸣的机器,厂内还开着淡淡的桂花,看不到几个工人。很难想象,这里就是国内分离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的南方稀土全分离企业之一———广东富远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简而言之,这里是广东仅有的几家“持证”分离稀土的工厂。“在全世界,中国稀土储量占40%;而在中国,稀土又分南北两系:广东、江西、福建、湖南、广西为南系,产中重稀土;包头为北系,产轻稀土。”一个又一个特别拗口的金属名称,在富远总经理杨金华眼中都是宝贝:“可一直以来,作为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稀土都只卖得一个‘白菜价’。”

  谁都知道稀土的重要性———作为工业“黄金”,稀土的军事用途十分引人注目,可用于提高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材料的战术性能;军事之外,稀土还广泛用于照明光源,投影电视荧光粉、增感屏荧光粉、三基色荧光粉、复印灯粉等等,为电子生产企业所钟爱。

  “这么重要的资源,就一直卖着‘白菜价’?”对记者的疑问,从业20多年的杨金华感叹,直到2009年末、2010年初,终于等来了稀土的春天。

  杨金华说,1989年富远成立的时候,年产量仅300吨,2002年扩建为年产5000吨。“改扩建完,就迎来了‘稀土的春天’。”杨金华记得,稀土最便宜时是在2002年前后,以氧化镝为例,一吨才15万元人民币,2011年年初升到了210万元/吨。

  事实上,更疯狂的是,记者查到氧化镝在今年7月时冲上了1480万元/吨。不仅是氧化镝,今年以来,国内各种稀土产品价格出现令人匪夷所思的暴涨———如今年1月至6月,氧化镧由2.8万元/吨涨到16.5万元/吨,氧化钕由23万元/吨涨到150万元/吨,氧化铽由260万元/吨涨到2300万元/吨,而氧化钇由4万元/吨涨到48万/吨,氧化铕由270万元/吨涨到2950万元/吨,半年间价格暴涨10倍。

  但是,刚刚冲上云端的稀土价格,转眼便开始倒头向下———进入第三季度,稀土市场下游订单比二季度缩水近半,而且下游企业三分之二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即便大企业努力托市,截至10月24日,氧化镧价格已回落到每吨12万元至12.5万元,金属钕每吨130万元至135万元;金属铽每吨2000万元至2200万元。

  “稀土价格的暴涨暴跌,从根本上反映出行业散乱和竞争无序。”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分析:“暴涨令很多炒家进入稀土产业链条,放大了稀土需求,造成供应严重紧张的假象。”他坦言,这其中便有不少是温州商人屯的“货”,“在前期暴涨的时候,不少温商屯了很多非法矿,当国家措施越来越严厉的时候,加之经济环境不好,他们便马上放货。”

  “非法矿”似乎成了稀土行业中的“毒瘤”。“追溯起来,源头至少要说到上世纪80年代。”业内人士透露:“作为国家储备资源,稀土矿山的开采,需要‘采矿证’,但当时牌照发放不均,例如江西8个县,当时拿到了88个采矿证,但广东只有四五个。”“没证怎么办?偷偷开采。尤其是近年来稀土开采技术进步之后,有些大胆的商人偷偷将山头承包下来,开采稀土。”

  谁也无法想象,稀土的偷偷开采如此简单———先是山林承包到户拥有合法的经营权,然后采取原地浸矿法,而所用的萃取剂———硫酸铵正是名正言顺的化肥,这一来,非法开采可以做到瞒天过海。

  “其实国家对稀土开采的每一个环节都监管得很严格,采矿权由国土资源部掌握,可是稀土分离厂则由发改委、工信部等进行管理,而稀土的出口配额归商务部制定,多头管理得到结果是谁都没管好。需求量有多大没人知道,市场形势好不好也没人管。”该业内人士说。

  有报道指出,江西省2011年的稀土矿开采总量指令性指标为9000吨。其中,赣州稀土矿业公司为8500吨。但实际每年产量都超标,实际产量达到4万至5万吨,高出开采计划数倍,多出的部分都是私采滥挖造成的。“江苏全省都没有一张采矿证,但却有那么多分离厂,资源从哪里来?大家心知肚明。”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如果能砍掉一半‘杂牌军’,大家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实际上,稀土面临的局面早已引起国家重视,继国务院5月19日正式公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二十二条”)后,国家六部委8月再度联手下发《关于开展全国稀土生产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决定自2011年8月1日至12月31日开展稀土生产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整顿和规范稀土生产秩序。通知指出,要通过专项整治,对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无计划、超计划生产,收购和销售非法开采的稀土矿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维护正常的生产和流通秩序。

  中国VS日本

  中国削减稀土出口配额,致使日本科技企业欲迁往中国,引起日本经产省不安

  每一次中国推出新的稀土政策,研究得最仔细的莫过于日本,一个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一个是最大的稀土需求国。

  “不要说中国有富裕的稀土矿,即便是稀土分离技术,中国在10年前已成为全球最强的国家,”业内人士王先生透露,“像日本、法国这些国家,根本没有分离厂。之前为什么稀土卖出‘白菜价’———由于国内生产量大,可是使用量少,价格一直掌握在国外公司的手里。”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稀土商人向记者透露:“以前大多都是出口日本,甚至还要花钱购买出口指标,现在70%供应国内销售。”当2009年中国第一次明确透露要削减稀土出口额度的时候,日本以及欧美国家科技企业已经表示将会“地震”。有日资企业已经尝试在中国开厂,这些制造商可在中国配额体系之外便宜买入稀土,然后将自己的产品出口。“我们国家坚持要把分离厂留在国内,这是关键的,”王先生坦言,“现在如果能把日本的精炼企业吸引到国内来合作以提高稀土下游产品的开发,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也不容易做到。”

  有日本分析师担忧,产业转移可能导致日本战略性高科技产品的技术外泄,尤其是用于混合动力车的精密磁铁。“中国正在瞄准外资为取得稀土资源与中国企业合资而引进的有价值的技术。”一家贸易公司的高管曾如此透露。

  今年10月18日,中国最大的稀土企业内蒙古 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0年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阶梯电价制定尚需时日 百姓期望合理定价
下一篇:雅培奶粉被指吃出甲虫 类似事件多次发生遭质疑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