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一个礼拜中,谈判各方就上述两大议题进行了密集磋商,不过进展甚微。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就《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2013年至2020年)减排做出承诺,并落实资金援助,尽快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对此,发达国家诸多推脱,消极应对。
一些国家则提出,要达成一个新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减排协议,将游离在《京都议定书》之外的发达国家美国和中国、印度等新兴排放大国都纳入其中。对此,美国坚决抵制。而中、印等新兴经济体则强调,这不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有悖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对于德班会议能否最终取得成果,解振华说,我们“不预判结果”,但我们“抱有信心”。
他希望,在下周即将进行的高级别谈判中,各方能够抱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负责的态度,“把强烈的政治意愿变成具体的实际行动”。
他说,中国政府始终在积极推动气候谈判进程。希望各方能够采取合作的、建设性的、灵活的态度参与德班气候谈判,最后找到一个“虽然大家都不满意,但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这样的一个结果,“我想是多边机制的一个最好的结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