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程国强: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2011-12-05 16:08:58   来源:   评论:0 点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十年,打破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十年,打破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严重冲击农业的种种悲观预言

  编者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今日起,本报将从这些巨变中选取一些较有代表性的行业或侧面,点评其成败得失之因果,以助未来发展,敬请读者关注。

  农业曾经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谈判的难点之一,也是当初对外开放影响预期最悲观的产业之一。从2001年11月11日中国叩开世贸组织大门,成为WTO第143个成员,现已过去10年。如何评价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曾参与中国加入WTO农业谈判咨询研究工作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

  初步建立了农业支持政策体系

  中国经济时报:入世之初,许多人对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农业发展充满疑虑和担心。为什么10年来,中国农业能够打破种种悲观预言,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程国强:加入世贸组织之初,由于中国农业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科技实力弱,在农业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许多人对开放条件下的农业发展充满疑虑和担心。但入世10年来,中国农业打破了加入之初的悲观预期,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就。

  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三农”工作的战略理念和大政方针。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到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国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从明确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目标,到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决策,为新时期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应对国际化竞争挑战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

  其次是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央连续发出八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实施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初步建立了以价格支持为基础,农业补贴为主体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全面实现从农业“负保护”向“正保护”的政策转型。

  再次是积极实施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大局的农产品(000061)贸易战略。一方面,优化和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积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建立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基础的优势农产品出口体系。另一方面,适度进口资源性农产品,探索建立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机制。

  最后是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采取关税配额管理等进口管理措施,把握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进口的时间、节奏与规模,有效地防范了部分品种过度进口对国内生产和市场形成冲击。与此同时,积极应用世贸组织规则,应对化解日益严峻的贸易摩擦与纠纷,为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保持农业稳定发展,营造公平、合理的国际竞争环境。

  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经济时报:你刚才提到的农产品贸易战略和关税配额管理等进口管理措施,对中国农业发展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程国强:历经10年的对外开放,中国农业基本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农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第一,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严格履行承诺,逐步削减农产品关税,目前已降至15%,不到世界农产品平均水平62%的1/4,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对粮棉等重点农产品以及化肥等农资产品,按照关税配额管理承诺,合理实施进口管理及国内市场措施;严守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承诺,将国内支持中的黄箱补贴上限约束在8.5%。

  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农业引进和利用外资,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科技研发等;加大农业对外合作工作力度,构建更加开放、公平、合理的国际与双边农业合作框架;积极参与并推动贸易谈判,进一步改善国际农业贸易环境。

  第二,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农业积极应对国际市场激烈竞争、贸易摩擦频发多发,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和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的冲击,战胜了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比较利益下降以及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等多种困难的挑战,实现持续稳定增长。据统计,2002年-2010年,中国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11.8%,比加入前1998年-2001年的10.8%高出一个百分点。

  第三,加入WTO以来,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2366元增加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3552元,年均增长10.7%。特别是近几年来,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农民收入实际增速仍保持8%以上,2010年增幅达到10.9%,不仅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而且也高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幅,是中国历史上农民增收最快的时期之一。

  第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农业与世界市场的关联程度日益增强。一方面,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另一方面,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出发,在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同时,适度增加资源性农产品进口,缓解了中国农业资源紧张的压力,为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积极作用。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河南打造中原地区进口矿集结地
下一篇:国家将提高风电补贴时效性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