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猜为什么央行会这么快下调存准率,直到12月1日中国公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本身很难看:11月下降至49,为2009年2月以来首次跌破50这一临界点。但我们并不孤单。同月,除美国外,欧元区和英国PMI均大幅走低,显示全球制造业正加剧萎缩。产成品库存新高预示经济底部?
事实上,汇丰版PMI早在今年7月就已跌破50,表明 指出,11月新增信贷是否会如预期仍维持在6000亿元左右,是判断政策放松力度的关键。在通胀再度反弹担忧尚未消除前,目前货币政策还未到 “双率齐动”。保证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是当前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预计年内基准利率不会调整。
东方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邵宇认为,在10月当月外汇占款出现负增长后,数量化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在加强,外加欧债危机的深度演化促使全球货币采取更保守的 “持有美元”的避险策略,因此加速了国内货币政策调整的节奏。在明年二季度后,国内经济回落速度才能得到缓和,将达到控制GDP增速在8.0%~8.5%的水平。目前货币政策调整主要是指向偏紧的流动性。明年前半年存准率或将继续有2~3次的向下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