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超:主要是前几年玉米陈化粮库存非常大,就鼓励酒精、淀粉厂一定的发展,厂家发展的太多,对玉米需求增加,造成了2010年、2011年需求量比较大、供应偏紧的局面,所以造成了价格上涨。
目前,中国每年有1.05亿吨玉米用作动物饲料,另外约有6000万-7000万吨玉米被加工成淀粉和乙醇等产品。这些都加大了玉米的需求。
事实上,玉米该不该用来制乙醇汽油的讨论之前就有过,有学者认为,把玉米拿来生产能源,可以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城乡差距也会因此而缩小;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把作为口粮的玉米拿来给汽车“吃”,将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刘玉升便赞同这一观点。
刘玉升:主要是粮食安全的问题,作为能源(材料)来讲,它需要的量太大了,势必会影响到粮食安全。因为咱们国家不像美国、加拿大地广人稀,有足够空闲的地来生产这些东西,我们现在粮食都非常紧张,哪能来搞这些东西啊。
玉米和小麦价格“倒挂”的现象会持续多久呢?吉林省产粮大县农安县的农业局局长潘恒奇认为,根据价格规律,新粮集中上市后,价格会发生变化。
潘恒奇:面对今年大丰收,很多粮商很可能对现有的库存粮进行抛售,他要是往出抛的话,市场上供给量就大了。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中心研究员雷振生也表示,粮价不会逆规律而行,现阶段不会一直保持“倒挂”现象,应该会恢复稳定。
雷振生:小麦、玉米与其他关系比价都不是太合理,农民打一天工,挣个100块钱,但是要增产小麦一百斤也就是一百来块钱,将来这个粮食价格长期还是上涨趋势。今年与去年相比,国家已经提高了小麦价格,而且今年全国来看不管是小麦、不管是玉米都是丰收的,所以近期相对价格应该保持稳定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