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预测:未来4个月内人民币或成金砖国家中最疲软货币
即期市场跌停无视中间价“护盘”人民币走入“三岔口”
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当下,美元作为避险货币的首选,正逆市走强。
看一下人民币汇改以来的那根K线走势图,除了在2009年9月份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出现小幅下跌以外,六年以来一直都是一根连续单边升值的“坡线”,但上个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跌情况再度出现。更甚者,在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在即期交易市场出现了连续跌停。
人民币罕见两日“跌停”
在购汇需求的推动下,12月2日即上周五午盘交易时段的人民币即期交易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报价出现了6.3627元的价格,较上一个交易日6.3635元的收盘价上涨,但按与当日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五的波动幅度计算,6.3627元是当日人民币的跌停价格。上周五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是6.3310。而在此前一天的12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也曾出现过短暂的跌停。
放眼离岸市场,NDF一年期人民币兑美元价格达到了6.3790/40,同时,境内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一年期掉期最新成交为贴水21个点。
虽然人民币即期市场交易连续两日出现跌停的状况,但是算一下上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走势,却是另一番景象——仍在持续收涨。上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上涨更是高达 244个基点。
中间价上涨,人民币盘中出现跌停,这种微妙的关系,究竟是市场急需美元出现的暂时情况,还是人民币自身将要贬值但中间价却在死死护盘?
市场给出答案?
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东亚领导人会议期间曾表示,已经注意到9月下旬至11月初,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市场出现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这种情况不是人为决定的,是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反映。温家宝说,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意味着人民币既可以升值,也可以贬值。
上周四和周五的市场上,美元明显供给不足,推动人民币对美元跌停的行情出现。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并不奇怪。一大型银行的外汇交易员对记者表示:“其实在7月份左右就已出现人民币贬值的信号,现在市场上买入美元的情况非常强大,人民币两天来成交价明显偏离中间价,可以看出中间价抑制贬值的力量非常明显。”
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