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债务危机不断发酵,越来越多的国家陷入了由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难以自拔;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让世界经济前景更加不明;中国国内通胀压力有所抬头,制造业增长趋缓。这些都让中国经济增速趋缓,也更加考量政府宏观调控的智慧。
外部环境充满悬念
-
放缓是大概率事件。
世界经济形势波谲云诡,中国经济面临较大挑战。不过,在复杂形势下,中国已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正朝着宏调预期方向发展:CPI在7月达到年内峰值后逐月回落,10月已由高峰期的6.4%回落至5.5%;GDP三季度同比增长9.1%,依然在合理波动区间。人们预计,2012年GDP与CPI增速将呈平缓“双降”态势。
有关专家认为,这符合既定的宏调目标。经济平稳放缓,为调结构和经济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应顺势而为,以改革为市场释放空间,促进中国经济更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最能感受经济冷暖的一些民营企业已意识到转型的迫切需要,开始寻找应对危机的出路。
佳佳童车是浙江平湖最大的电动童车生产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海外。“国际市场低迷,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走出新路子。”佳佳童车厂总经理陆利平说。
“转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陆利平说,仅一款童车的研发和模具,成本就要几十万元,但为保证企业后续发展动力,佳佳童车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方面仍然投入大量资金。同时,为扩大国内市场份额而开始着力打造品牌影响力。
与佳佳童车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坚持研发投入、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性,选择在危机来临时“修身养性”,为将来的发展积蓄力量。
今年以来,中国出口、投资增速双双回落,但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内需增长的弥补。前三季度,进口增长超过出口增长,贸易顺差同比减少,经济增长的内外需动力更趋协调。
时下一系列统计数据和经济现象表明,本轮宏观调控已到关键阶段。央行最新的举措是,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认为,对中国来说,必须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加强微调;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财政结构支出制度的改革。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表示,中国将实行更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会合点,谋求自身发展与世界经济互利共赢,化解世界经济动荡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