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新增的10月数据显示,央行10月累积外汇占款余额为23.29万亿元,比9月余额减少了893.4亿元。这是央行外汇占款近8年来月度余额首次出现下降,远超之前公布的所有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下降规模。
央行此前公布,10月所有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负增长248.92亿元,为2008年1月份至今3年多来的首次负增长。上次央行外汇占款回落出现在2003年,从当年11月的3.13万亿元回落至12月的2.98万亿元,下降了1450亿元。
不久前,央行公布的10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数据为25.49万亿元,较9月下降了248.92亿元。这一数据统计对象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信用社、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央行10月外汇占款下降近900亿元说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外汇占款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644.48亿元,大幅高于今年以来月均300多亿的增加幅度。
>>解读
人民币贬值预期是主因
对于大幅下降的原因,国开证券研究中心宏观分析师杜征征认为,主要是受人民币贬值预期和国际资本流出中国影响。12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价却触及6.3666这一日交易区间下限,这也是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价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触及跌停。昨天,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再次触及跌停。
商行和海外机构争持美元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由于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升温,使得商业银行将自身的外汇资产更倾向持有美元,这样商业银行的外汇占款余额增加,这就是为什么此次公布的央行外汇占款的余额减少量大于此前公布的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净减少的量。
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