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电视惨败国庆爆四大品牌危机
------索尼国庆销量不及三星夏普一半;索尼在国美与苏宁卖场人气惨淡;索尼没有独立完整的液晶屏生产线;索尼高品质形象全面破产!索尼曾经在中国每年狂赚10亿元的暴利时代终于惨淡收场!
2009年的国庆黄金周,国美、大中、苏宁、永乐的彩电销售异常火爆,北京大中电器截止至10月7日的销售额就接近了9亿元,而国美更是达到了平均每秒卖出1.5件商品的惊人成绩,苏宁电器销售与去年同比增长115%,大型家电连锁平板电视和数码产品的销售更是呈现了井喷的局面。新华网与新华家电网调查发现本次十一促销中,彩电作为销售主力,销售同比增长了140%,占整体销售额的近4成,但索尼的日子却仍然不好过……提到电视和数码产品,相信很多朋友都会联想到三星、TCL、LG、长虹、索尼、康佳、夏普、海信、飞利浦等国内外大品牌,大家之所以如此偏好大牌产品,是因为他们的价格虽然高,但往往拥有比国内产品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更优秀的做工,更适用于追求生活品质的用户。可是,透过今年十一的销售状况,一向被视为平板电视和数码产品一线品牌的索尼竟然凤凰变乌鸡,销量连三星与夏普的一半都没有,索尼的乌鸡营销被如梦初醒的中国消费者拔光了品牌鸡毛,露出了纸老虎的高价格、低品质的丑陋原形!
索尼平板电视危机之一:
乌鸡拔毛:索尼平板销量一败涂地?
今年国庆期间,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索尼平板电视的销量可谓是一败涂地,在去年十一期间,索尼销售额达到了前三名的成绩,但在今年,索尼不仅跌出了前三甲,更是一口气降到了第十一名的位置,更让消费者跌破眼镜的是,索尼不仅远远落后于夏普、三星、LG等其他日韩品牌,连海尔这个国产电视也以第十名的姿态位居其上。失败的还不仅仅是排名,此外,赢消网与国研网记者在联合采访中还获得了详细的数字更进一步证明了索尼今年销量的颓势。在各大卖场中,索尼产品在北京国美、大中、苏宁的销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在上海永乐、国美、苏宁同比下降了30%,而在全国范围内的销量更是同比下降了40%,如此巨大的降幅令人匪夷所思,难道是平板电视和数码市场整体出现大幅萎缩吗?对比其他国际品牌我们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不是的!与同为电视大厂的夏普、三星的销售情况相比,索尼平板电视在今年黄金周的销量仅为夏普销量的30%、三星销量的45%。而索尼数码产品在今年国庆期间的销售情况也出现了大幅下滑的情况,完败于佳能的索尼已经可以说是退居到了二线品牌的境地。
索尼平板电视危机之二:
人气暴跌:索尼电视在国美苏宁大中门庭冷落?
中国人网与中财网记者走访了大中、国美、苏宁等大型家电卖场,发现索尼电视区相比其他品牌显得有些冷清,而近看中常常会发现一些索尼电视上贴着不参加卖场促销活动的标识,更有甚者一些卖场竟出现了索尼电视无人售卖的情况,据记者进一步了解发现,原来是索尼电视近期货源不足,一直处于缺货状态,更加影响了卖场的销售状况。一向敢说真话的施业传教与郎咸平大师均认为:无论是与其他品牌的销售情况对比,还是在国美、苏宁、大中与永乐等超级卖场的实际表现,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今年的索尼彩电确实是失败了,甚至可以说是惨败!为何多年来一直颇受消费者关注的索尼如今的表现竟如此惨淡呢?显然问题不在市场,而在索尼自身:光靠台湾液晶屏厂家供货,而没有自己完全独立的液晶屏生产线,终于让索尼露出了虚弱不堪的制造底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家电课题组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确实重创了外资家电的赢利能力与创造能力,这是他们人气暴跌市场冷落的金融危机综合症!
索尼平板电视危机之三:
液晶屏颈:索尼彩电竟无独立的屏生产线?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链教授与施业传教授均认为:一款国际品牌的平板电视,在价格上显然是并不占有优势的,而索尼电视则更是以高端价格示人,但老百姓仍然愿意购买这些国际产品,无非是希望可以享受到更高的技术含量和质量保障。新华家电网与赢消网全面调查发现:作为平板电视最重要的零部件??液晶屏幕,索尼就输给了其他品牌,纵观夏普、三星、LG都拥有自己的液晶屏幕生产线,夏普屏、三星屏、LG IPS硬屏都是为众多消费者所津津乐道的,而索尼却没有独立的液晶屏生产线,虽然在高端产品中使用了三星屏,但正是受到三星屏产能的限制,才使得索尼电视货源不足,无法达到足量供应,并且长期采用韩国屏幕也使得电视成本居高不下。尽管索尼在察觉到产能受限和成本过高的问题后,终于决定在中低端产品线使用台湾屏,但遗憾的是,屏幕成本的降低并没有让索尼电视的价格更加亲民,一款使用了台湾屏的索尼KLV-32V530A仍然比同尺寸的LG 32LH20R高出了千元之多。不仅在液晶屏幕方面索尼劣势明显,在装配工艺上它也没有优势可言,在国内销售的索尼电视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台湾冠捷代工制造的,对一个比同级别电视贵了上千元的产品而言,屏幕、装配都并非出自原厂之手,恐怕还是无法让众多消费者接受的。
索尼平板电视危机之四:
高价骗局:索尼刻意营造的高价形象露馅?
高价格就等于高质量?大品牌就没有大问题?一向强调中国核心竞争力的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与施业传和林毅夫均认为:一个缺乏自有硬件、没有原厂装配工艺的索尼还能带给消费者什么?只剩下高高在上的价格和Sony这个英文单词而已,但是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会用手中的钞票来做出自己的选择。慧聪网与人民网都有网友质疑索尼诚信危机:索尼电视由前三名大跌至第十一名、在各大卖场的销量同比大幅下跌、销量仅为同级品牌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索尼平板电视质量一般,价格奇高,服务很差,凭什么还能继续在中国大肆圈钱?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认为现实中的索尼销售数字正是广大消费者选择的结果!华商网、凤凰网、赢消网、慧聪网、东北新闻网与新华家电网均有网友认为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已经越来越理性,空有一个品牌却华而不实的产品已经不能再让用户心甘情愿的掏出钱包,大家更需要的是实惠的价格和实用的品质,所以,更多人放弃了购买索尼的想法才导致了今天索尼惨败的境况。今年,索尼败了,败给了自己的低质,败给了自己的高价,更败给了自己的不实!索尼的四大危机,是所有国际品牌从辉煌到没落的经典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