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市场消费 > 正文

六种饮用水被检出含致癌物 新国标难管致癌物
2011-10-08 18:44:01   来源:   评论:0 点击:

   六种饮用水被检出含致癌物 新国标难管致癌物  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公布对瓶(桶)装饮用水质量抽查结果,其中6种饮用水被检测出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溴酸盐”。  2008年,曾有报道称一些矿泉水被检测出含有...

   六种饮用水被检出含致癌物 新国标难管致癌物

  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公布对瓶(桶)装饮用水质量抽查结果,其中6种饮用水被检测出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溴酸盐”。

  2008年,曾有报道称一些矿泉水被检测出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溴酸盐”,如今,十年过去了,“溴酸盐”依旧没有走出人们的视野。

  据新华网消息,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公布对瓶(桶)装饮用水质量抽查结果,其中6种饮用水被检测出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溴酸盐”,哈药六厂等知名企业生产的“纯中纯”弱碱性饮用水、内蒙古“景友”沙漠优质水榜上有名,令人震惊。

  景友矿泉水被检出含溴酸盐

  新华网消息,鄂尔多斯(16.92,0.27,1.62%)市景友鸿鹄矿泉饮品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才成立,但通过大打“沙漠牌”,重金宣传和包装“景友”沙漠优质水,短短几年就名声远播。这家企业声称其产品来自北纬40度世界公认的牛奶和矿泉水的优质生产带,是一种偏碱性的“纯天然沙漠水”。

  然而,正当“景友”沙漠水准备进军全国市场之时,却陷入“致癌水”危机之中。目前,该企业正处于“停产整顿”状态。

  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郑玉山坦言,国内一些中小企业生产饮用水的工艺很简单,尤其在控制臭氧量上,企业可以擅自调高臭氧浓度或延长臭氧灭菌时间,造成溴酸盐过量,但检测却有难度。

  看来,“新国标”实施两年多来,并没有管住溴酸盐超标问题。

  哈药纯中纯饮用水含致癌物

  据新京报报道,9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一项针对瓶(桶)装饮用水产品质量抽查结果显示,哈药六厂生产的20110311批“纯中纯”弱碱性饮用水(350ml)溴酸盐超标。溴酸盐在国际上被认定为潜在致癌物,是矿泉水或山泉水等天然水源在经过臭氧消毒后生成的副产品。

  哈药股份于上周六发布公告称,已于6月11日停止“纯中纯”弱碱性饮用水生产,并对该批产品进行了召回。哈药股份还对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向公众和投资方致歉。

  考验监管

  说到底,饮用水安全还是个市场诚信问题。不过鉴于饮用水市场的胡乱,一些企业缺乏诚信经营和产品质量,因而要保证市民喝上放心水,须加大监管,避免个别企业的存在侥幸心理,出现冒险触碰道德底线的行为。

  何为溴酸盐?

  溴酸盐是溴酸HBrO3的盐类,难溶于水,受热都易分解。溴酸盐在国际上被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它是矿泉水或山泉水等天然水源在经过臭氧消毒后生成的副产物。随着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以及国家去年开始为矿泉水新标准征集意见,这个隐藏在中国饮用水行业中10余年的“秘密”浮出水面。(中国经营网)

  姬学涛:“致癌水”会不会牵出更多行业“秘密”

  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公布对瓶(桶)装饮用水质量抽查结果,其中六种饮用水被检出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溴酸盐”。“溴酸盐“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后,我国才制定了饮用水“新国标”,规定“溴酸盐”含量最高不超过0.01mg/L,“溴酸盐”含量这个隐藏多年的行业“秘密”浮出水面。(9月6日,新华网)

  养猪普遍使用“瘦肉精”,这是行业“秘密”;牙膏中含有可能致癌的“三氯生”,这也是行业“秘密”;而饮用水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溴酸盐”,这还是行业秘密。不知道跟人们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各行各业还有多少“秘密”,更不知道这些“秘密”何时才能被曝光。

  面对如此乱象,我们不得不反问一句:“如果连天天喝的饮用水都无法保障安全,人们还能相信什么?”

  此次公布的饮用水质量抽查结果,内蒙古“景友”沙漠优质水居然榜上有名,实在让人费解。这种环绕多重光环,迅速“蹿红”的“纯天然沙漠水”却是“致癌水”,实实在在地给新国标泼了一盆冷水,也将饮用水开发乱象打回了原形。

  从“瘦肉精”事件以来,不难总结出一个规律,但凡某产品出了问题,一定是企业违规操作,一定是监管部门检验能力有限,一定是消费者呼吁企业要讲诚信,这“三个一定”几乎成了负面新闻的范本,也让生产者、监管者和消费者三方的关系变得越发微妙。

  很显然,生产者不是为了对消费者负责,监管者也不是为了促进企业安全健康发展,消费者对其他两方都不信任,最后的结果就是,三方互相指责,这就是当下市场经济之乱象。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致癌水”不会是最后的行业“秘密”,如果这种乱象不改变,更多的行业“秘密”将浮出水面。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六种 饮用水 检出 致癌物 国标

上一篇:教师节遇中秋节 成都家长送礼恐成月光族
下一篇:滞销奶粉积压 三元股份重整太子奶真相何在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