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医学专家提醒,儿童口腔疾病关乎行为习惯和身心健康,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影响着人一生的健康
5岁男孩也经常牙痛,经医生检查,父母才知是经常在睡前进食含糖食品“闯的祸”。记者昨天从市卫生局、市口腔病防治院获悉,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5岁儿童人群组的龋齿患病率高达66.0%,龋齿患病率居世界高位。而儿童龋齿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睡前进食含糖食品、不刷牙、家长对孩子的口腔从不清洁护理。
【调查显示】
72%的5岁儿童每天进食含糖食品
5岁男孩强强平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从小为了让他安心睡觉,爷爷奶奶习惯用各种零食“哄他”入睡。不料,近日强强经常喊“牙痛”,父母带他就医,经医生检查才知是经常在睡前进食含糖食品“闯了祸”。
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5岁儿童、12岁儿童、35岁-44岁人群组、65岁-74岁人群组的龋齿患病率分别是66.0%、28.9%、88.1%和98.4%。其中,5岁儿童龋齿患病状况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市口腔病防治院主任医师陈栋表示,影响5岁儿童龋齿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危险因素中最多的是睡前进食含糖食品。据调查,72%的5岁儿童每天进食含糖食品;11%的儿童经常在睡前进食含糖食品。由于家长常容易忽视孩子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造成儿童也经常喊“牙痛”。
不到1/10家长能每天帮助孩子刷牙
除了经常在睡前进食含糖食品,孩子没有每天刷牙习惯也是儿童龋齿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据调查,3岁以前儿童开始刷牙的仅13%,每天刷牙两次的仅22%。还有20%的5岁儿童不刷牙。只有9%的家长能够每天帮助孩子刷牙。
调查发现,影响儿童龋齿发病的第三个主要危险因素是家长对孩子的口腔从不清洁护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仅有22%,多数因为孩子有了牙痛等问题才就医。
陈栋表示,影响12岁儿童口腔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仍为进食含糖食品行为和每天刷牙次数。调查获知,12岁儿童中每天进食含糖食品的达69%;每天至少刷牙2次的为28%;定期口腔检查的仅28%,多数仍为出现口腔问题才就医。
【专家建议】
预防龋病需及时窝沟封闭
今年“爱牙日”活动主题为“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副主题为“呵护孩子,预防龋齿”,重点关注儿童和家庭口腔健康。
市口腔病防治院主任医师陈栋表示,在儿童恒牙龋病中,90%以上为窝沟龋,主要集中在第一恒磨牙。全国仅1.45%的12岁学生接受过窝沟封闭。口腔专家提醒,呵护孩子,预防龋齿,儿童需及时在第一恒磨牙做窝沟封闭,有效预防龋病。市卫生局表示,本市将口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将以“爱牙日”为契机,广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群众的口腔保健意识,帮助公众养成健康口腔卫生习惯和就医行为;同时,以儿童青少年为重点服务人群,积极开展儿童龋病综合预防干预,推广口腔疾病防治适宜技术,减少龋病等口腔常见病的发生。将为儿童免费开展口腔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口腔疾病,为儿童的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有效预防龋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