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10月16日到2011年9月16日,在泥沙俱下的A股中,康美药业(600518.SH)的涨幅为331%,对应基本每股收益增长为36.6%,可谓一枝独秀。然而今年7月,康美药业却因囤积三七被发改委点名批评,其后又遭央视曝光其炒作三七得以谋取1.2亿的利润,即便如此,股价仍然坚挺。
华鑫证券一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三七事件之后,公司一直比较避讳这个话题,不太愿意多谈,长期来看对于企业经营没有很大影响,而三七事件其实很难去定性到底是囤积还是企业正常的储备,毕竟企业本身是做中药材销售的。而今年下半年,随着新的产能的释放以及新产品的销售,中药饮片这部分预计会实现60%-80%的增长。”
中药饮片之王
股价从2009年底9元多到2010年末最高摸至23.67元,股价的一路高歌背后是业绩高速增长和夺城掠寨的并购。
事实上,公司近年来经营业绩一直在快速增长,2008年-2010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16%,净利润复合增长率55.85%,而中药饮片的细分市场在当中雄踞龙头。
“2010年公司股价表现好是因为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不仅仅康美药业好,其他的公司基本上平均都是30%以上的增长,但今年以来医药股表现较弱,一方面是因为原材料涨价,成本上涨吞噬利润,业绩低于预期。”一位私募人士指出。
今年上半年,康美药业的净利润仍然实现了超过40%的增长,但比起往年已经有所放缓。“主要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公司的中药饮片产能有一定的限制,与销量相比产能不能完全释放,原本增长是在80%-90%,现在下降到40%。但在今年下半年,随着北京和四川两个生产基地的陆续投产,预计分别增加6000吨和3000吨,合计约1万吨的产能会在下半年释放。”一位熟悉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
康美药业并不止步于业绩的稳健增长,民族证券分析师涂羚波指出,公司相继在四川、吉林、北京、上海、安徽等地新设或收购了12家子公司,目前在建的项目包括中药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康美中医院工程项目、康美(北京)药业有限公司中药生产基地项目、成都康美中药饮片生产基地工程项目、深圳办公楼工程项目、吉林人参产业园基地项目、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等多个项目;未来拟投资项目包括四川阆中中医药产业项目、安徽亳州中药饮片和保健食品规范化等生产项目、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项目、安国中药材现货交易平台项目等。
“康美一直在致力于打造一个中药饮片的全产业链,所以收购的目的性很强,现在主要在做一个贸易市场的整合,比如说要收购一个地区的贸易市场,就要配套建立相应的物流中心,比如说普宁、甘肃定西和亳州都是如此,这样一来对于中药材价格的变动会更加敏感,在经营方面占了先机,比如说三七事件就是如此,在涨价之前就先知先觉地囤货了。”上述华鑫证券分析师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