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正不断增加,等待摩根大通安排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是他从业17年来所见过最多的。
摩根大通亚洲投资银行副主席方方:
新华海外财经
摩根大通亚洲投资银行副主席兼中国投资银行首席执行长方方表示,寻求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正不断增加,等待摩根大通安排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是他从业17年来所见过最多的。
方方称,尽管由于欧洲危机发展导致上市的机会窗口逐渐变窄,许多首次公开募股(IPO)交易被推迟,但渴望通过境外上市获得资金用于业务拓展的中国公司越来越多。
方方是惟一拥有中国政协委员身份的华尔街银行家。他表示,这一状况一方面是受中国持续的城市化、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消费的推动,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货币供应收紧。
方方称,两类公司的IPO难度加大,一类是产品出口至正经历滑坡的西方市场的公司,另一类是产品面向国内极高端消费者的公司。
他指出,高档奢侈品销售已显著放缓,海南有大量别墅待售,短期内可能难以找到买家,同时高档汽车销售或艺术品拍卖成交状况也在放缓。
方方认为,比较容易完成IPO的是那些参与中国城市化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公司,比如水泥和原材料企业,以及产品面向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人群需求的公司。
他表示,消费必需品企业,或者提供迎合大众需求的服务或产品的公司,在筹集资金方面不会遇到问题。
摩根大通担任 香港IPO的承销商。这两家公司原定今年在香港上市,但市场的大幅波动已导致两家公司被迫推迟IPO,重启时间可能在明年。
根据Dealogic的数据,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公司通过境外上市共计筹集资金154亿美元,低于2010年同期的316亿美元。
录入编辑: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