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新股焦点 > 正文

吴通通IPO遭质疑:净利润虚高 独立董事不独立
2011-12-07 18:05:35   来源:   评论:0 点击:

来源招股书内容   ●成本逐年升高 ●产品售价逐年下降 ●净利润疯狂增长  ■ 本报记者 季晓 发自上海 《 国际金融报 》( 2011年12月07日 第06 版)  “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营业...

来源招股书内容来源招股书内容

  ●成本逐年升高 ●产品售价逐年下降 ●净利润疯狂增长

  ■ 本报记者 季晓 发自上海 《 国际金融报 》( 2011年12月07日   第 06 版)

  “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营业成本几乎实现了零增长,而这还是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而销售单价下降的情况下实现的。如此诡异的增长方式,让人大呼看不懂。”

  在市场对新股发行政策日益趋紧已形成共识的情况下,江苏吴通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吴通通讯”)于12月2日过会,成为12月A股市场上第一家通过发审委审核的企业。但这家主要从事无线通信射频连接系统、光纤连接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自招股书披露之日起便屡遭媒体质疑,质疑内容广泛,从80后突击入股到数据涉嫌造假,从依赖大客户到持续能力存疑,可谓“险象环生”。吴通通讯到底存在哪些问题而博得如此之多的眼球呢?记者试图通过相关资料了解真相,结果却发现,吴通通讯真的不寻常。

  净利润“虚高”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2008年至2011年1月-6月),吴通通讯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232.43万元、19377.86万元、21067.29万元、10910.13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239.46万元、1808.07万元、2839.28万元、1875.95万元,净利润的增长速度远超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

  从数据来看,其盈利的增长更多的是通过提高盈利能力来达到,而与其营收似乎关联不大,这种增长方式一般都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来提高产品收益,但招股书中吴通通讯的原材料价格逐年上升,产品售价却是逐年下降,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也呈下降趋势,而各种财务指标更是远逊于同行上市公司。不知这“虚高”的净利润从何而来?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2008年至2011年1月-6月),吴通通讯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总计分别为8.35元、7.01元、6.67元、6.05元,自2009年增长率分别为-16.03%、-4.89%、-9.30%,另一方面招股书显示吴通通讯的原材料价格(主要为铜棒、铜件等)从2008年的3万元/吨上涨至今年上半年的6万元/吨。与此同时,吴通通讯的员工人数从2008年末的280人增至2011年6月末的547人,净增加267人,按人均年用人成本3万元计算,仅人工费用增加额就将超过800万元。而报告期(2008年至2011年1月-6月),其营业总成本分别为16795.87万元、17343.59万元、17781.36万元、9174.44万元,仅呈微增趋势,扣除人工费用的增加,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营业成本几乎零增长,而这还是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而销售单价下降的情况下实现的。如此诡异的增长方式,让人大呼看不懂。

  招股书中对此解释为“公司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了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可惜相关数据却不支持这种说法:先看技术创新的投入,首先在研发资金上,招股书显示研发费用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吴通通讯2008年研发费用755.75万元,占比4.30%;2009年研发费用755.47万元,占比4.07%;2010年,研发费用为766.49万元,占比3.72%;2011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337.75万元,占比降至3.25%,研发费用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研发费用绝对值也无增长;其次在研发成果上,招股书显示,吴通通讯仅在2007年7月取得一项发明专利,至今再无其他发明专利,2008年至2010年仅取得研发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分别为6项、4项、5项,而今年上半年,吴通通讯更只是研发出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研发速率明显降低,研发能力下降明显;最后,在单位产品附加值上,报告期内,其单品售价呈急速下滑趋势,难言高附加值,且各种财务指标均落后于同行上市公司平均值(如图)。

  在研发投入与产出均不足,产品单价下降明显,各项财务指标又都逊于同行上市公司平均值的情况下,招股书所述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体现在哪里?在此情况下,其“惊艳”的利润数据很可能存在极大水分,吴通通讯很可能造假上市。

  独立董事不独立

  在吴通通讯的独立董事中,有一位来自南京邮电大学(下称“南京邮电”)的大学教授李晓飞,其在南京邮电的履历为:1997年6月至2000年5月任南京邮电信息工程系副主任;2000年5月至2004年3月任南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05年3月起至今任南京邮电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2009年12月至今任南京邮电教育部宽带无线通信及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而李晓飞在南京邮电的任职经历与吴通通讯又有什么关系呢?招股书显示,吴通通讯的控股股东万卫方于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曾任南京邮电大学董事。虽然招股书宣称由于万卫方已不再续任南京邮电的董事,不存在对李晓飞独立履行职责构成影响。但若万、李二人在南京邮电就已相识,难免会对李晓飞的独立性产生影响。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华保险A股今日申购
下一篇:奥马电器冰箱质量遭批评 自称销量排名行业第五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