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医生防暴指南》背后是滚滚倒退的信任
2011-11-07 16:35:59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近日,一家医学网站发布了一份《医生 有序、确保医生的身心健康、确保中国医改大计顺利推进”。指南主要分为事前防范、事中应对和事后处理三部分。分别针对医疗场所暴力事件的萌芽、爆发以及善后等...

  近日,一家医学网站发布了一份《医生有序、确保医生的身心健康、确保中国医改大计顺利推进”。指南主要分为事前防范、事中应对和事后处理三部分。分别针对医疗场所暴力事件的萌芽、爆发以及善后等不同阶段进行处理。应该说,该《指南》虽只是一个民间版本,却具备相当地专业水准,切合目前国内医疗纠纷环境,对医护人员的自我防卫有帮助。

  不过,当这个“专业性”《指南》流向外面后,却引发了普通民众的不满情绪,恐怕是编制《指南》者所始料未及的。目前国内医患之间关系紧张,理性和信任匮乏,严重医疗纠纷事件频发,经常上演暴力冲突场面,双方备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医患矛盾乃是双方共存的问题,如果只解决一方的后顾之忧,并不能有效遏制暴力事件。

  那么,既然医学界出台了《医生防暴指南》,民众也可以编制一个《患者防诈指南》,指导下患者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掌握部分医学常识,避免被少数不良医护人员忽悠,如此才能符合制衡原则。在双方都处于信息透明、权益平等之时,欺诈空间就会消弭,医患双方心态平稳,暴力冲突亦会随之减少。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玩笑。事实上,由于医学知识的专业性、权威性所限,普通人很难掌握到足够医学知识,注定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等。这就需要第三方调解机构介入,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利用专业知识来裁决双方之间的医疗纠纷,以避免走向暴力冲突。所以,即便《医生防暴指南》有效,也不能依赖于此,因其治标不治本。而应把希望寄托在建立游戏规则之上,打造公开公平的医疗环境,恢复医患双方之间的信任,倡导理性维权,拒绝暴力手段。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医生 防暴 指南

上一篇:强生22次召回全与中国无关被指在华搞双重标准
下一篇:强生“涉癌”产品烟台仍有销售客服称符合标准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