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1年首次发现并确认艾滋病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这种被称为“超级癌症”的疾病,已经被证实在及早确诊和坚持治疗后,可以基本控制病情。通过艾滋病日的持续宣传,更多人对艾滋病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然而,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乃至其家庭的歧视仍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许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此失去了就医、就业、正常生活的权利。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指出:“如果忽视羞辱歧视及其带来的影响,所有关于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艾滋病歧视已经成为全球遏制艾滋病流行的最大障碍之一。
就医歧视由来已久
【背景】“今天,YY因突发胃穿孔被当地草根骨干送至医院急诊,因病情严重需立即手术。当地草根骨干担心医生手术过程出现职业暴露,电话询问我是否应该告知医生YY是感染者的事情,我建议不要告知,因为一旦告知很可能遭遇拒绝手术,那样就更麻烦了,可以考虑术后再告知。放下电话后,心里一直觉得不是滋味。”
11月24日,中国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联盟秘书处协调人孟林的一则微博出现在网络上,立即引来争论,许多人批评孟林“不道德”,是对医生健康的忽视。
面对网民的指责,孟林感到无奈:“问题是拒绝情况比比皆是。”
据了解,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无论是三甲医院还是区县医院,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就医歧视”十分普遍,即使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阑尾炎、痔疮、外伤清创缝合、骨折复位等小手术都常被拒绝。
孟林所说并非空穴来风。
甘肃小伙阿鹏有过这样的遭遇。他曾经是一名舞蹈演员,在一次意外中右手骨折,在当地医院做接骨手术时,被检测出HIV呈阳性。“我躺在手术台上,皮都已经割开了,正准备接骨时,医生却因为知道我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都吓坏了,他们停下手术,商议如何是好。”
虽然医生决定为阿鹏做完手术,但由于过于仓促,钢针断了,永远留在了他的手里。阿鹏想把它取出来,但没有医院愿意做这个并不算大的手术,因为他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医歧视,将造成他们不能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致使其病情加重,甚至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霍百安担忧地说。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就医歧视”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
早在2005年,中国疾控中心有关专家就发现,我国综合医院推诿、拒绝收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现象非常普遍。感染者因其他疾病需要手术时,却无法得到及时救治。主要表现在拒绝收治感染者、拒绝为感染者使用某些仪器设备、不考虑感染者健康状况、强行转诊或隔离感染者等。
广西一家综合医院,2009年1~3季度术前检测发现艾滋病阳性病例共28例,21例有病例的患者中,15人未实施手术,只有可能威胁生命的6例急症获得了手术治疗。
有关专家表示,虽然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医疗服务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医权有着明确规定,但现实中,医护人员出于对职业暴露的担忧,仍然拒绝为感染者做手术。
医务人员的压力也来自社会公众的不理解。南京一位志愿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做手术的“阳光医生”表示,其他患者听说她为艾滋病感染者看病,会担心地问:“你的病床都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睡过了,怎么能保证完全没有病毒?”
调查显示艾滋病感染者面临从业、就医多重歧视
2011-12-05 01:42:44 来源: 评论:0 点击:
从1981年首次发现并确认艾滋病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这种被称为“超级癌症”的疾病,已经被证实在及早确诊和坚持治疗后,可以基本控制病情。通过艾滋病日的持续宣传,更多人对艾滋病有了比较...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 ·调查显示北京逾6成女大学生求职受歧视 (2011-08-13)
- ·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3年内将超(2011-09-28)
- ·调查显示超九成市民担心农产品安全(2011-09-30)
- ·调查显示房价急速增长 房产成中国家庭诉(2011-10-08)
- ·央行三季度调查显示房地产投资仍为居民首(2011-10-08)
- ·调查显示:逾六成基金经理本季度拟增持股(2011-10-09)
- ·调查显示:网络暴力和网络人身攻击现象愈(2011-10-09)
- ·调查显示中国富裕家庭数量已超德国英国和(2011-10-09)
- ·调查显示:证券业成为职场最具吸引力行业(2011-10-13)
- ·最新调查显示:三季度中国房产商信心跌破(20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