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大,肠癌是继肺癌后的第二大“杀手”。每年有逾4000宗新症,约半数患者接受传统切除手术后癌细胞会转移或扩散,而一旦出现转移或扩散,5年存活率只有8%。
对于大肠癌的治疗方法依然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角以及冷冻疗法和中药疗法等辅助治疗法。其共同的目的是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从而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但尽管有诸多治疗方法,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虽短时间内控制病情的发展,但大肠癌细胞依然也会死灰复燃发生转移。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肠胃及肝脏科前教授王振宇形容,结肠癌细胞扩散和转移是患者的“定时炸弹”,倘病情出现转移,5年存活率仅8%。目前针对大肠癌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切除和化疗,但仍有半数患者手术后,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而且晚期病人,由于癌细胞已扩散,即使接受手术,仍有残余的癌细胞,约80%至90%患者会复发或转移。
为什么大肠癌总是死灰复燃具有如强的“生命力”呢?该医学院表示,这跟CD26+癌干细胞有关。他们通过观察27名不同阶段的原发性肠癌患者,发现当中8人带有CD26+癌干细胞,当中5人出现癌细胞转移,另外19人没有CD26+癌干细胞的患者,则没有出现转移情况。同时专家王振宇表示癌干细胞有别于一般癌细胞,其中CD26+癌干细胞可以通过自我复制及分化不断生长,是真正诱发及令癌肿瘤无法彻底根治的原因。
传统的化疗效果指针对所有活跃及迅速繁殖的细胞,不针对特定想细胞,也就是化疗不具有靶向性。而癌干细胞拥有着干细胞搞药性的特质,因此,化疗药物对肿瘤具有缩小功效但不等于所有癌细胞死亡。
针对大肠癌细胞的特质,只有抑制CD26+癌干细胞生长,增强癌干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才有可能杀灭癌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针对该方案治疗思路,国际上以找出相对的对抗医疗方案——自体细胞免疫治疗。它是通过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用人体自身中具有对肿瘤抑制效果的免疫细胞去杀伤肿瘤细胞从而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同时自体细胞免疫治疗具有提升化疗药物对癌细胞的敏感性,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从而起到治疗效果。
国际上对于自体细胞免疫治疗(www.xqcbt.com/)主要以DC和CIK两种为主。DC是体内最活跃、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提成细胞,通过DC负载肿瘤抗原能有效的提供攻击肿瘤疫苗的载体,使原本肿瘤细胞本身抗原较弱的增强对抗肿瘤的反应。DC抗肿瘤机制能诱导产生大量CD8+的CTL,依靠CTL的免疫应答来杀伤肿瘤细胞,且DC具有较强的定向迁移能力,在提取抗原后,可自身成熟同时在迁移过程中,激发T细胞应答,并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选择性趋化初始型T细胞,通过促进T细胞聚集增强对T细胞的激发从而增加肿瘤部位效应T细胞的数量从而影响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
新桥医院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中心通过对2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使用DC治疗方案,以细胞株(DDM-1.13,高表达MAGE-A)负载DC,进行注射10次,间隔14天,每次(3-5)×106治疗方式,其中8例完成整个疗程的回输。结果显示中位生存期是5.3个月,其中一例存活时间超过30个月;14例检测细胞因子的患者中,SD的患者血浆中GM-CSF、TNF-α、IFN-γ、IL-2、IL-5水平升高,PD患者的CEA和TIMP-1水平上升,SD患者的CEA和TIMP-1水平变化不明显。说明DC免疫治疗有助于延长晚期大肠癌患者生存期。
更多肿瘤治疗相关信息,可登陆新桥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xqcbt.com/或拨打咨询热线023-65206669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