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9月19日晚间公告,证监会发审委审核了申科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公司申请获通过。申科滑动轴承股份拟发行25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1亿股,拟于深交所上市。 然而,媒体调查发现,该公司除了集体股权变更延迟十年才申报审批,国有股权退出也被业内人士看作“充满玄机”。 申科股份系列观察之二 ——股权腾挪“充满玄机” 申科股份是否贱卖国资?
申科股份股权腾挪 集体股权变更延迟十年才申报审批 申科轴承是2008年由浙江申科滑动轴承有限公司整体改制而来,申科有限源于一家注册于1996年的公司——上海电机厂诸暨轴瓦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挂靠在乡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旗下的“红帽子”企业。 据了解,上海电机厂诸暨轴瓦有限公司有两个法人股东,即上海电机厂和诸暨市第二轴瓦厂,前者控股51%。其中诸暨市第二轴瓦厂是一家挂靠在地方乡镇(诸暨市化泉乡政府)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旗下的乡集体企业。 之后,诸暨市第二轴瓦厂的改制和股权,演绎了一场复杂繁琐的变动历程。2001年实施并完成了的产权变更,直至IPO申报前夕才正式向浙江有关部门申报审核。 记者与多位资本界人士交流,他们普遍认为,为了企业上市,地方政府会一路“开绿灯”而不会去追究其历史责任。 申科股份历史沿革多处不符合法律规定 在申科轴承的招股说明书中,记者发现其前身在历史沿革方面存在着非货币出资未经评估、出资资产未办理产权转移手续、验资时点评估报告已经过期、依评估增值违规进行账务调整、以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转增实收资本时所留存的法定公积金不足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五、股东出资不到位等多处不规范的情况。 例如,公司前身上海电机厂诸暨轴瓦有限公司系由上海电机厂和诸暨市第二轴瓦厂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420.8万元。其中,上海电机厂出资214.6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1%,出资方式为货币出资149.6万元、品牌及非专利技术出资65万元;诸暨市第二轴瓦厂出资206.2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9%,出资方式为实物出资142.42万元、土地使用权出资63.78万元。 然而,股东上海电机厂存在以品牌出资的情况,且上海电机厂用于出资的非专利技术未经评估。上述事项不符合当时《公司法》关于股东出资的相关规定。直到2010年6月30日,浙江勤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才做出评估称,上海电机厂用于作价出资的非专利技术在1996年12月31日的评估价值为人民币74万元,高于其所认缴的65万元非货币出资额。 再如,上海电机厂诸暨轴瓦有限公司成立时,上海电机厂委托诸暨市第二轴瓦厂代为出资货币149.6万元,由于验资时上海电机厂诸暨轴瓦有限公司没有开设自己的验资账户,因此诸暨市第二轴瓦厂借用自己的账户作为上海电机厂诸暨轴瓦有限公司的验资账户。 而申科轴承的保荐机构兴业证券则认为,诸暨市第二轴瓦厂借用自己的账户作为上海电机厂诸暨轴瓦有限公司的验资账户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但鉴于上海电机厂已经通过变更出资方式将以现金出资实际变更为以实物出资,因此,上海电机厂诸暨轴瓦有限公司向其股东诸暨市第二轴瓦厂借用账户进行验资的行为已不会对本次出资的真实性造成实质性影响。 身披集资“马甲” 申科股份是否贱卖国资? 目前上市主体申科股份由何氏家族控制,其中何全波、何建东父子合计持有申科股份73.4%的股权。然而,19年前,何氏家族却依仗“虚拟集体企业”起家。 1992年11月16日,经诸暨市乡镇企业局批准,设立为集体企业诸暨市第二轴瓦厂,注册资本50万元,其中化泉乡政府以厂房及设备作价投入25万元,而何全波以货币投资25万元。 姑且不论何以有能力掘得第一桶金25万元投资诸暨第二轴瓦厂,但其更大的疑点在于化泉乡政府投资的25万元集体资产。 令人诧异的是,这笔化泉乡政府投资25万元集体资产“天生”就是何氏家族的。 招股书称,诸暨第二轴瓦厂设立时,化泉乡政府出均为虚拟集体资产(厂房、仓储3200平方米及加工设备),实际上是有何全波本人另租场所经营,企业仅以集体企业的性质缴纳定率管理费。 值得质疑的是,既然化泉乡政府没有投资25万元厂房及设备的集体资产,缘何还以集体企业名义设立及经营?虽然表面未侵占集体资产,但“挂靠”的行为变相利用集体资产相关资源,难道不是侵占吗? 然而,一夜间,曾今跟集体资产有着不为人知暧昧关系的诸暨第二轴瓦厂,改头换面成了何氏家族名下名正言顺的私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