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资本市场走出了炫目的过山车行情,让投资者经历了天堂般的喜悦和炼狱般的痛苦,大喜大悲在一周内呈现。从走势看,周三上证综指放量上涨2.66%,拉出9月以来最大阳线,市场人气振奋。然而,喜悦仅仅维持了1天,周四上证综指暴跌2.78%,一天之内就消化了前一日的上涨,让投资者信心再遭重创。周五上证综指更是以2400.14点低开,险些击穿。据益盟操盘手数据监测,近五日主力资金净买入的板块只有3个:汽车制造2.20亿元;通信服务0.69亿元;饲料加工0.20亿元。近五日主力资金净卖出前五名的板块分别是:房地产26.97亿元;有色金属15.77亿元;化工15.37亿元;银行14.15亿元;有色矿采11.14亿元。相关分析师表示,大盘短线压力有所增强,仍不乐观。
在博时基金四季度投资策略交流会上,博时基金副总裁兼混合组投资总监杨锐表示,未来十年的投资,将处在一个长期的再平衡的环境中,应该以资源应对货币,以创新迎接转型。四季度他将执掌即将发行的博时回报灵活配置基金。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表示,当前的市场堪称“破灶湿芦苇”,股债齐跌,星星之火更加微弱。今年大势已定,四季度未必能有去年四季度的绚烂,或许要到明年一季度才能有所表现。因此,他提出“中心外围论”,目前中国的需求收缩与成本上升直接加剧了经济的刚性,弱化了弹性。只有创新才能穿越刚性,包括组织技术、商业模式及制度的创新。主导产业一定是未来穿越刚性的产业。布局将成为中心的企业,而不是简单地投资产业,将是未来明确的投资逻辑。这里所说的“中心”指的是市场自我演化与政策强化的大型化、集中化特征,它与所有制无关;与此相对,“外围”是指市场自我竞争,物竞天择的小型化与分散化。
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副总监柳军表示,从估值角度来看,A股估值已达历史低点,但估值仍存结构性矛盾。统计显示,A股在CPI上行阶段都有较好的表现,临近拐点往往伴随政策转向的出现,比如本轮的调控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A股阶段高点也出现在2009年年中;而在通胀拐点出现以及下行阶段,由于需求减弱以及企业面临去库存压力,股市往往受到估值和业绩的双杀,难有较好的表现。根据以往经验,通胀风险在三季度难以解除,四季度随着翘尾因素消失,在不考虑外力因素的影响,通胀有望逐渐回落,但回落的速度较为缓慢。因此,通胀将在较高水平运行,这与过去几年“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基本面有所不同,股市大起大落的周期性特征将有所减弱,总体保持在一个相对较窄的空间中波动运行。
泰信中小盘精选拟任基金经理柳菁表示,中小盘通常能孕育大牛股,据WIND统计,2004年12月31日到2010年12月31日,上证综指涨幅为120.46%,同期中小板指数涨幅为582.90%。其次,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中小盘上市公司多分布在国家鼓励支持行业,可以享受国家产业扶持政策。据统计,截至2011年5月底,创业板220家上市企业中有145家属于战略性新兴行业和大消费行业,占比为65%。中小板中有269家属于这两大类板块,占比为46.4%。第三,中小盘上市公司潜力巨大。相对于大市值公司而言,中小企业大多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具有更高的业绩增长空间和投资价值。因此,柳菁表示泰信中小盘将集中投资中小盘股票,鉴于大盘已经持续发行,在此时发行将成为投资者抄底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