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深陷困境的ST金顶(600678)而言,破产重整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ST金顶9月25日晚间公告称,9月23日下午收到四川省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公司被依法裁定进入重整程序。
未等到正式公告发出,9月23日下午一开市,ST金顶便迫不及待地走出逆势上涨的行情,尾盘报收在涨停价5.86元。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深陷债务问题的ST金顶来说,只有通过破产清算,才能有效的解决债务问题,推进重组进程,更重要的意义是保住壳资源。
前世今生
ST金顶是四川省内赫赫声名的水泥公司,但命运多舛,2009年公司被迫卷入第一大股东华伦集团的财务危机后,一直麻烦不断。
受华伦集团担保门事件的牵连,仅2009年上半年,金顶公司(不含控股子公司)就收到应诉案件通知达到31起,涉诉金额近2亿元的官司井喷,所有的应诉案件涉及原告包括银行、供应商、民间借贷及政府部门,标的金额达到6.2亿元,几乎是ST金顶净资产的两倍。
重债缠身的ST金顶陷入了连环资金困局之中,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四条水泥生产线被迫全线停产,而且复工之日遥遥无期。
自从华伦集团事发之后,乐山市相关部门就开始着手解决ST金顶问题。现在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杨学品,原来是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乐山市重大项目办公室主任,是乐山市委市专门安排到公司解决问题的。接近ST金顶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
乐山市政府也深知,要想解决ST金顶财务困境,唯一的救赎方式是能够寻找到合适的企业对其收购或重组。
随着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市场上有关ST金顶重组的传闻甚嚣尘上,包括中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在内的一个个绯闻重组方粉墨登场。
重组的难度非常大,由于ST金顶的第一大股东为省外企业,根据相关法律,在企业重组时大股东拥有应有的权利,而且一个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重组没有当地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几乎不可能成功,所以重组的协调工作就很重要。但更主要的是很多有意重组,看到这么惨烈的财务状况,再加上盘根错节的债务关系都要掂量掂量了。上述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过分沉重的债务、大幅缩水的市值让ST金顶与2010年水泥行业大并购擦身而过,错失了重组的好时机。
祸不单行,ST金顶的财务状况每况愈下。据本报记者查阅ST金顶近三年的财务指标,2009年度、2010年度连续两年经审计的年度净利润为负数,分别亏损额度达到58711.56万元和58734.40万元,2011年上半年度亏损额8661.92万元,如果继续亏损,公司股票将被暂停上市。
可见,ST金顶破产重整是公司2011年不得不完成的保牌任务,也是乐山市市委市2011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因为这不仅仅只是一个上市公司保持上市资格的问题,还关系到职工安置、社会稳定、地方形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涅重生
退市风险逐渐逼近,为了保住壳资源,ST金顶使出连环计,重组不成只能另觅其他途径。
四川水泥协会秘书长成学军曾经表示,四川金顶水泥公司极有可能走被破产清算之路。只有通过破产清算,阻碍目前重组进程最大障碍的债务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样别的企业才敢来。
一语中的。ST金顶终于等到了破产重整的宣判。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四川省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的《民事裁定书》中看到,以不能到期还债为由,申请破产重整的债权人是峨眉山市天翼包装有限责任公司。
据了解,天翼包装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四川金顶集团,曾经的实际控制人就是ST金顶的前实际控制人陈建龙。该公司主要就是为ST金顶的主体水泥厂峨眉山水泥厂等厂商生产水泥包装袋。
显然,同宗兄弟申请破产重整自然不是为了置ST金顶于死地。
ST金顶已经走投无路,唯一的出路只能是重组。但目前该公司债务缠身难以清算,或许只有通过破产重整,才能将公司的壳资源挽救出来。上述接近ST金顶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
ST金顶清算小组的副组长、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志斌也认为,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有诸多好处:可进入法律保护程序,尚未终结的民事诉讼或者仲裁可以借此中止;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对个别债权人的债务清偿无效;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有权决定解除或者继续履行。另外,通过破产重整可以最大限度地豁免债务,并获得重生机会。
而且,自2007年6月1日新《破产法》的实施后,破产重整一直以多赢的姿态呈现世人面前。
原先的破产清算制度以保护债权人为主,如今的破产重整制度则体现了拯救企业、兼顾各方利益的思路,市场化特征更突出,引进企业破产管理人制度,最大努力提高清偿率,重整措施多样化,重整方式灵活性。中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宝峰律师告诉中国经济时报。
所以《新破产法》不仅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重组,而且使债权人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地保障,股东作为出资人避免了血本无归的境地,重组方得以实现借壳上市,而管理人圆满地完成了维护当地金融秩序稳定的重任。
事实上,自新《破产法》实施以来,还没有出现一家上市公司重整失败的例子,相反的是,成功的例子倒是有几家。
破产重整重组,对于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而言,这样的路径无疑是凤凰涅 .
上市公司在经过一个痛苦和复杂的破产重整过程后,有望彻底改变基本面,而市场赌的就是新生。
从破产重整第一股ST海纳(000925.SZ)开始,ST沧化(600722.SH)、ST朝华(000688.SZ)、ST星美(000892.SZ)等30余家走入破产重整程序的上市公司用K线图证明,除去少部分因为暂停上市或停牌无法正常交易的上市公司外,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在破产重整前夜都有一波惊人的涨幅。
根据8月30日公布的中报显示,截至6月30日,ST金顶2011年上半年亏损8661.92万元,虽然财务状况不尽如人意,但该公司股价仅9月内就已经上涨15.35%。
而且,对于这家连年亏损,官司缠身且资不抵债的公司 早在6月就有神秘买家频频接盘,连续发生大宗交易。更为蹊跷的是,买入价格非常诡异,原本可以打折的大宗交易价格有时竟然以当天的最高价成交,显然赌定ST金顶翻身必成。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报记者在公告中看到,该清算组由乐山市副市长童光明亲自带队任组长,乐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峨眉山市副市长以及乐山市财政局、国资委等主要部门官员担任副组长,可见,当地政府对于拯救ST金顶下了大决心。
破产重整一般都会成功,否则投资者也不会同意他破产重整。但也不排除上市公司利用一年的重整期,玩一些财技。李宝峰律师告诉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以股民身份拨打招商证券贵宾服务热线,该证券公司分析师不建议投资者购买此类股票,认为赌的成分较大,风险高。
记者试图电话采访ST金顶,但截至记者发稿,该公司的电话一直处于占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