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通胀、压楼价,中央持续收紧银根,目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达21.5%的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中小企业走向「借贵利」之路。平均月息高达1毫子,年化利率约120%,「放贵利」尤其在温州最盛行,9月份借款人「跑路」个案已经不下于20宗。
其中较为人所知的是温州「郑珠菊案」,欠下2.8亿元(人民币,下同)巨额借款潜逃。有数据显示,截至9月8日,「郑珠菊案」债主名单已上升7倍至85人,涉及近9000万元借款。郑珠菊是温州人,经营电器批发多年,曾拿下格力电器(000651,股吧)温州市龙安区总代理,还兼营西门子、索尼等多个品牌电器。8月底潜逃,至9月13日归案。
至少6家大耳窿股份
纵使借款人携款潜逃事件频传,亦无阻本港上市公司加入「放贵利」行业的热情。单是8月份至今就有起码4家企业增辟小额借贷业务,包括惠理集团和民生国际等。目前本港至少有6家上市公司经营小额信贷业务(详见表)。
其中,惠理集团9月初发出公告,斥2.7亿元人民币于成都开设贷款公司。此外,去年年底至今,先后有中国信贷(8207)和远东宏信(3360)赴港上市,主营小额贷款业务。
民企之父高调转型
另一家高调转型做大耳窿股的为民生国际,该公司邀得「民企之父」张化桥入股,并担任其行政总裁。张化桥曾任瑞银投资银行中国部副主管,6月底离职后,出任广州市花都万穗小额贷款董事长,公司注册资本达1.5亿元人民币,今次透过以5000万港元,入股民生国际的附属公司以合作发展。
张氏对该行业前景相当乐观,目标在3年内,开设多10间小额贷款公司。他说,内地中小企缺乏合规格的抵押品,很难向银行借贷,令小额贷款应运而生。目前法律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最高可收取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现为约28厘。
中国信贷增长甚快
这些打正旗号「放贵利」的股份,投资者是否投资得过?且先看看其业绩表现。中国信贷公布今年中期业绩,纯利增长1.3倍至5852万元。最大盈利升幅来源是提供房地产典当贷款服务,按年收入上升61%至420万元;其次是委托贷款服务收入增长55%至2510万元。
由于集团贷款全数由本身的股本提供资金,期内无录得利息任何开支。为补充自身现金流,中国信贷早前宣布发行1亿元人民币债券,年利率9厘。虽然债息不便宜,然而,对比自身再借出去的回报率至少有28厘,回报率超过2倍。截至6月底,该集团持有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730万元;并无银行及其他借贷;公司负债比率为零。
相关股份跑输大市
小额信贷公司虽然业绩佳,但大部分跑输大市。本报统计6只相关股份,4只跑输大市一大截。当中中国信贷跌幅最深,8月份至今跌幅接近7成,远东宏信亦超过22%。民生国际和中国金融国际(721)相对硬净,前者逆市升近7%,后者仅跌1%。同期恒指跌23%。
海通国际中国业务部副总裁郭家耀表示,小额信贷属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在中央收紧信贷的阴霾下,有可能「偷鸡唔成蚀渣米」,因有不少中小企不堪高负债而出逃,相关信贷企业将面临大规模坏帐风险,作出高拨备,影响未来的盈利。
郭氏续说,即使相关股份跌幅已深,但现阶段仍不宜沾手,不排除再有基金洗仓。目前民间贷款可分两类:有抵押品和没有抵押品的贷款。有抵押品的贷款方面,抵押的物品包括房地产、机械或珠宝等,贷款期通常在1至3个月之间,年利率介乎10厘至20厘不等,坏帐风险较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