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银荐而不保股民受伤 分析称违规成本过低
编者按:比亚迪(002594)回归A股后可谓如履薄冰。先是业绩大幅下滑88.63%,而后传出裁减销售人员的消息。部分市场人士甚至猜测业绩“变脸”是比亚迪和瑞银合力演的一出双簧:比亚迪圈钱,瑞银收获大笔佣金。
据称,瑞银已向证监会递交了解释报告。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瑞银在比亚迪的IPO招股书说明中,丝毫没有提及市场竞争及补贴取消,反而大肆夸大盈利预期。况且,6月30日比亚迪登陆中小板时,业绩下滑的趋势应是瑞银了解的事实,因此,比亚迪及瑞银证券的确让人怀疑。分析人士指出,违规成本过低是保荐人只荐不保和粉饰业绩的根本原因。
比亚迪业绩大变脸 瑞银被疑只荐不保忽悠投资者
先是半年报公布净利润大幅下滑,随后又传出裁员消息,从H股回归到A股不久的比亚迪一直“负面缠身”,其股价也如一只泄气的皮球,一路向下。对此,日前有行业人士质疑,作为保荐人的瑞银存在“只荐不保”、忽悠投资者的嫌疑,应该对投资者负责。
有行业人士猜测,业绩“变脸”是比亚迪和瑞银合力演的一出双簧:比亚迪上市圈钱,瑞银鼓吹收获大笔佣金。据悉,在比亚迪高溢价发行后,瑞银证券赚取了4550.40万元的承销费用。
有市场人士称,在比亚迪的招股书中瑞银将若干风险隐藏,夸大其利好面,而违规成本过低是保荐人只荐不保和粉饰业绩的根本原因。对此,张马林认为,不太可能出现保荐商将一个明明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给“忽悠”上市的情况。“可能存在的情况是,招股书中有意将有些风险隐去或过略提及。在比亚迪上市问题上,瑞银可能存在信息披露不全面、不准确的问题,对重要信息有选择性地进行了遗漏。”
杨朝军则分析说,上市公司的保荐人和投行对于企业未来的走向是有预判能力的,而普通股民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因此他们有义务向公众提供准确而真实的预测。
比亚迪与瑞银被疑演双簧忽悠投资者 双方回应
经历了从2009年开始火箭升空般发展速度,比亚迪回归A股后的3个月可谓如履薄冰。先是业绩大幅下滑88.63%,而后传出裁减销售人员的消息。日前,又有媒体报道其上市保荐人瑞银证券被要求向证监会提供说明:解释上市前后比亚迪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部分市场人士甚至猜测业绩“变脸”是比亚迪和瑞银合力演的一出双簧:比亚迪上市圈钱,瑞银鼓吹收获大笔佣金。
这一说法被比亚迪和瑞银方面坚决否认。比亚迪方面23日向记者表示:“业绩下滑是比亚迪公司在发展周期的正常现象”。比亚迪方面分析,受汽车产业优惠政策退出、市场竞争加剧及IT业务客户订单推迟影响,2011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降,比亚迪目前处于一个经营的调整期。比亚迪将借此提升管理水平,优化产品结构。长远来看,比亚迪的业务战略依然紧扣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在相关业务领域的技术优势和领先地位没有改变,短期业绩波动不会影响长期发展前景。
瑞银证券方面同日也向记者回应说,“瑞银证券发言人并没有就此事向媒体发布过官方言论。”但针对是否向监管部门递交相应报告一问,瑞银证券方面表示“不回应”。
瑞银就比亚迪业绩变脸向证监会递交说明
据路透社援引比亚迪保荐人瑞银证券发言人的话称,瑞银证券已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相关解释报告。但瑞银证券发言人向早报记者表示,并没有就此事向媒体发布过官方言论。
另据同行业人士透露,瑞银证券递交报告属于“一般性情况说明,……因该事件社会影响较大”。而对于比亚迪业绩迅速变脸的情况,“监管机构会一直跟踪,至今年年底看是否触及监管红线。”根据测算,比亚迪今年下半年必须获得上半年3倍以上的营业利润,其保荐人才能免受处罚。
比亚迪2010年的营业利润为27.675亿元,如果要免除监管机构责罚,比亚迪今年的营业利润需在13.8375亿元以上。而比亚迪2011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利润为3.28亿元。由此,比亚迪必须努力地在下半年达到10.5575亿元的营业利润,才可能让保荐人瑞银证券免除监管机构的责罚。
但德邦证券在9月16日发布的调研报告预计,比亚迪业绩下滑可能会持续到2012年上半年。根据德邦证券对比亚迪2011年每股收益0.26元的预计,比亚迪今年全年的净利润仅有6.12亿元。
股民很受伤 叶檀:瑞银应该负责
股民苏先生今年7月份开始关注比亚迪股票,经过几次加仓,前后买进1万股。本来还期许着能小赚一笔,但是3个月来,这只股票可没少让苏先生省心。
苏先生称当时买的时候不是一次买的,平均30块钱左右吧,24块多的时候卖了一半,剩下一半套了,一直套到现在,大概亏了20%。
在财经评论员叶檀看来,比亚迪业绩下滑应该是可预见的长期因素,并不是突发的短期问题。
叶檀称,比亚迪业绩下滑是非常明确的,第一,他的营销出了问题,传统车销量大幅下滑,这个导致他的主要的盈利来源有了下滑的趋势,新能源汽车事实上没有打开局面,所以在双重夹击之下,对比亚迪来说它下滑就是一个正常的趋势。
正如叶檀所言,早在回归A股之前,比亚迪的业绩就在一路下滑。比亚迪公司半年报显示:中期营业利润同比下滑87.55%。半年报在对2011年1-9月业绩进行预测时表示,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5%-95%。但是瑞银证券在比亚迪的IPO招股书说明中,对国家取消低排量汽车销售补贴和市场竞争等因素丝毫没有提及,只是描绘了大比亚迪未来数年的盈利预期。
叶檀认为,比亚迪今天的业绩表现,瑞银应该负责。她认为,比亚迪上市之后业绩大幅下滑,瑞银一定要负这个责任,如果瑞银保荐了之后业绩变脸,那么按照规定瑞银应该是受到处罚。第二,上市时候,瑞银的招股说明书是不是准确。如果说招股说明书造假,造成业绩变脸,那么应该处理投行。
违规成本低导致风波不断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比亚迪方面对业绩下滑给出原因,而瑞银证券在比亚迪的IPO招股书说明中,对国家取消低排量汽车销售补贴和市场竞争等因素丝毫没有提及,反而大肆夸大比亚迪未来数年的盈利预期。况且,6月30日比亚迪登陆中小板时,已是上半年的最后一天,即便在财务层面还未有上半年业绩具体数据,但其业绩下滑的趋势应是比亚迪保荐机构瑞银证券了解的事实,因此,比亚迪及瑞银证券是否充分告知投资者风险的确让人怀疑。
根据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发行人在持续督导期间,公开发行证券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中国证监会可根据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3个月到12个月内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的推荐;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
业内人士认为,违规成本过低是保荐人只荐不保和粉饰业绩的根本原因。据公开信息,五年来,中国证监会对7名保荐人进行过警告处罚。在许多市场人士看来,这样的处罚力度太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