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市场较为关注的IPO,前9个月总计融资2296.36亿元,在明显低于今年同期增发融资规模的同时,较之去年同期3845.16亿的IPO融资规模也将近缩水了一半。另外,今年配股融资额为405.22亿,可转债融资额为413.2亿,增发融资无疑成为了今年来A股上市公司吸金的主要方法。
“是不是奇怪总融资规模竟然还没有去年高,而且IPO融资也没有去年同期凶猛?”大同证券(博客,微博)策略分析师刘云峰昨日向《大众证券报》表示,有两个原因造成了这一差距,首先自华锐风电(601558,股吧)之后,今年主板大盘股IPO较少,去年农业银行(601288,股吧)一家就融了600亿,今年到目前最大的中国水电(601669,股吧)也就130亿,另外还有一个值得观察的因素,今年新股发行价与超募资金明显降温,这就使得融资额明显下降,正是因为市场不好才导致了缩水,假设在行情较好的时候,这个规模是扛不住的。
刘云峰也分析,同样因为市场环境的不好,很多股票定向增发价格是不断下移,但这对市场的资金面依然起到施压作用,因为增发同样需要市场资金申购,而且股份一旦解禁上市抛向市场,这对市场个股的冲击也是比较大的。
去年A股IPO、增发、配股总计融资1.01万亿(不包括债券),但去年大盘在7月初见底2319点之后便展开一轮犀利的反弹,尤其在10月初,大盘在煤炭、有色等权重股的拉动下曾冲上了3100点。然而今年截止到目前,A股市场在几乎实现同等融资规模的情况下持续萎靡,自4月份以来跌跌不休,6月底的反弹也是昙花一现,而最近更是连续创出新低。
“中国水电只是拉开了2011年大盘股IPO的序幕,未来三个月,陕煤股份和中交股份将陆续登台,一轮接一轮的巨额融资,确实有超过去年的可能性。”方正证券(601901,股吧)投资顾问潘益兵昨日向记者说道,表面上看目前A股融资额较之去年同期还略微下降,但是今年市场的环境是如此的疲弱,市场已经为此承受了资金面的重大压力,换句话说不管你市场怎样,上市公司照旧从市场抽血。
上海证券策略分析师蔡钧毅向记者表示,最后一个季度的融资规模往往会占到全年的35%至40%,所以今年剩下的时间融资速度如果继续加快也不要惊讶。但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当前的新股发行是市场化发行,等到没有机构去申购了,那自然也发不下去了,这种平衡也就被打破了。
潘益兵也认为,圈钱不是你想圈就能圈的,如果市场一跌再跌,亏钱效应蔓延,新股发行绝对也会受影响,到时候如果券商包销一幕再度出现的话,你求它来圈钱,它也不肯来了,对于市场来说巨大的融资压力还要继续承受一段时间。
记者 徐海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