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温州市鹿城区经侦大队已经对此事立案侦查,确定的受害者约48~50位,每人的贷款金额为30万元,共计1500万元。其他有的贷款未获审批通过,也有个别贷款被本人直接取走。
一出精心设计的骗局
温州张先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离奇贷款经历。9月初,按辈分是他婶婶的陈繁蓉告诉他,自己在帮银行拉存款,要张先生以“小型企业贷款”的名义从银行贷一笔钱,然后他们再把这个钱存在银行。陈繁蓉叫他放心,这个钱保证不会流到社会上,也不需要他抵押房产,只需要带上身份证到银行签个字就可以了,给他的报酬是办卡可以免水电费。
出于对陈繁蓉的信任,还有免水电费的诱惑,张先生觉得自己不用抵押也不损失什么,就带着身份证复印件去银行签了字。张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签的什么没看清楚,她(陈繁蓉)就催赶紧签,没事的。”
陈繁蓉还告诉张先生:“你还可以叫几个朋友来,我们帮帮他们,给他们赚点钱。让他们带上身份证来办张卡,我们就在卡里每个月给他打1000元钱。”于是,张先生又打电话叫来了六七个朋友,让他们也在陈繁蓉的指挥下办了卡。由于当时相信陈繁蓉这个贷款是走过程,张先生还帮助陈繁蓉把这个钱转到了她指定的账户。
这些去银行签字的人,大多是与陈繁蓉相识的旧友、同事或者亲戚。即使不直接认识陈繁蓉,也是通过自己亲朋好友介绍过去签的字。可是被分在一组的五个人中,他们几乎都不认识,之前也没有过接触。
银行否认陈为其员工
很多人轻信了陈繁蓉的 “帮忙拉存款”“搞活动免水电费”一说,纷纷去签了字,把另一张不知用途的卡连带密码给了陈繁蓉,还有的人就像张先生那样帮她转账,还有的人直接帮她把现金取了出来。这些受害者这么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深信陈繁蓉是银行的员工。
近年来,陈繁蓉一直在用一张头衔为 “鹿城农村合作银行市中支行矮凳桥分理处营销员”的名片。受害人李远给《每日经济新闻》提供的名片显示,名片上的办公地址是温州市矮凳桥23号,电话、传真均用了鹿城农村合作银行的电话。
因为过于相信陈繁蓉,23岁的小伙李明 (化名)还无意识地做了“帮凶”。陈说最近银行有一个优惠活动可以帮客户代缴水电费,李明可以过来帮她做些事情,算做报酬。李明不仅自己办了卡,贷了款,还帮陈繁蓉取了别人的钱。
据李明讲,陈繁蓉当时还给了他另外3张卡,并表示,自己手头的工作忙,请李明帮她把这3人账户里的钱也取出来。李明当即表示超过5万要本人到场,还要提供本人的身份证。陈繁蓉却说,银行内部人员取款,不需要这么繁杂的手续。李明于是按陈的话照办了,结果果然把120万元成功提现出来。
陈繁蓉还吩咐他,直接把钱取出来放到主任办公室给她。据李明回忆,当天给钱的时候,除了陈繁蓉,鹿城农村合作银行矮凳桥分理处的主任李军也在办公室。
据受害者讲述:“我们签字都是在银行签的,银行里边的监控可以作证。陈繁蓉和里边的主任李军非常熟,她可以在银行出入自如,在银行里面有她的办公桌。”
对此,鹿城农村合作银行办公室的人士表示,陈繁蓉不是他们的员工,而是一个企业主。贷款大多数的人还是他们自己亲笔签名,他们是受社会人士教唆,也有贪图利益的行为,现在对方跑了就把责任推给银行。目前,这件事已经交给银监局在处理了。
针对受害者怀疑的该行矮凳桥分理处主任李军也参与其中,甚至和陈繁蓉串通。鹿城农村合作银行上述人士表示,这个还不清楚,李军也在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温州银监分局了解到,银监局目前关注并了解了这件事。初步了解到这是个人的行为,不是银行的行为,钱是从个人的账户上转走的,不会影响储户资金的安全,也不会造成系统性的银行风险。具体的情况有待公安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