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进峰
自从10月末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在公开演讲中首次释放“平台贷款在满足相应条件后,可适当延长还款期限或展期一次”的信号后,无论是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还是商业银行等都在焦急等待着监管机构具体执行标准出炉。
“我们一直在等银监会的相关政策出台。”11月17日,一家中部省份省级交通控股平台人士告诉记者,2009年上半年,该平台仅从大型银行获得的授信额度就在1400亿元上下,然而,时过境迁,进入2011年,银行一改过去两年的慷慨,“几乎清一色暂停了新增贷款发放”。
监管层利好的消息已然释放。17日,国有银行人士透露,上周五银监会召开的例行月度监管会谈上,就有银行向监管机构询问具体展期或延期政策如何落地。
“我们理解,允许适当展期、延期的项目,倾向于国家在建、续建必保的项目,但是明确的执行标准一直还没有出炉。”上述人士透露。
按银监会此前规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须做到项目建成投产之后,“每半年偿还本金一次、利随本清”,这意味着,今年剩下两个月,将有一次小规模的还款高峰期集中到来。
此前,国家审计署披露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的10.7万亿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2011、2012年到期偿还的占24.45%和17.17%,这意味着2011年将有约2.62万亿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需偿还。
对于陷入现金流困局的地方各类城投而言,时不我待。2011年下半年,他们已然展开一系列或明或暗的融资创新,包括政府注资、引入保险资金和融资租赁,或直接在银行指导之下,进行债务重组,通过出售股权、债权的方式,再次获得融资能力。
主动VS被动债务重组
时至2011年年关,宏观调控“微调、预调”呼声再起,如此背景下,此前一年一直处于监管高压之下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清理整顿工作,也顺势微调。
10月27日,周慕冰首次在北京的一个论坛上公开称,允许对原有期限安排不合理的平台贷款,在其满足担保抵押落实、合同补正到位等条件后,根据现金流与还本付息的实际匹配情况,经批准可适当延长还款期限或展期一次。
消息甫一释放,平台公司和银行都松了一口气。一家国有大行风险部门人士也坦言,这个信号代表差别化,是事实求是的考虑,银行肯定是欢迎的。
实际上,通过一年多的清查整改,全国平台贷款基本上已经得到了分类处置,增加抵质押、注入资产等风险缓释措施已多有落实。截至2011年6月初,确认现金流达到全覆盖、拟退出平台贷款管理作为一般公司类贷款运营的平台贷款2.8万亿元,涉及平台2900家。
不过,进入二季度,银监会再次对商业银行此前纷纷整改为一般公司类的平台公司作出新界定,统计口径进一步收紧,且更加明晰;按银监会的要求,可转为一般公司类、退出类平台必须是企业法人。
这导致16家上市银行2011年中报中,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再度反弹。
“我们去年和今年最担心的,就是收款,特别担心政府的平台;到今年11月,终于松了一大口气,贷款本金回收率非常高,不良也没有增加。”17日,一位股份制银行信贷管理部人士向记者坦言。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