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环球财经 > 正文

--鲁尔转型:化陈旧为神奇
2011-11-02 15:15:37   来源:   评论:0 点击: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欧洲经济最发达的“金三角”内,面积有4400平方公里,居住着540万人口,是欧洲最大的经济区。   自十九...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欧洲经济最发达的“金三角”内,面积有4400平方公里,居住着540万人口,是欧洲最大的经济区。

  自十九世纪起,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鲁尔区逐渐成为德国重工业生产基地,其煤炭和钢铁工业几乎支撑起德意志经济长达150年的发展。但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性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无情地席卷了鲁尔区,鲁尔区遂不得不收缩战线。如今,鲁尔区90%的煤矿和炼钢厂都已关闭,这块在工业化膨胀时期创造过繁华的土地,如今早已脱胎换骨,几乎完全告别了大工业时代。

  但是,废弃的厂区,并没有因此成为城市铁锈斑斑的伤疤,而是被州政府成功地与文化产业结合在一起,化陈旧为神奇,有的扩建成工业博物馆,有的修缮成景观公园,有的改建成设计与艺术中心,形成了一条连接着19个工业旅游景点、6个国家级博物馆和12个典型工业城镇的工业文化的旅游线路。昔日运煤船川流不息的小河道,如今停满了游船,高大的吊车下摆满了咖啡桌,咖啡屋就开在整旧如新的老厂房里,废弃的仓库外观基本不变,功能却变成了画廊、剧院、露天电影院,而斑驳的墙壁则成为攀岩的绝佳去处。

  徜徉在这条工业文化旅游线路上,如同打开了一部反映煤矿、炼焦、钢铁工业发展的教科书,带领人们于150年的工业发展历史进程之中,寻觅其中的沧海桑田,领略工业文明的智慧和先驱者的开拓精神。

  在埃森矿业同盟一处占地16平方公里的厂区,常年以每人8欧元的票价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2008年,这里迎来了80万游客,这些游客的餐饮、交通、住宿、观摩展览,给当地带来了无限商机。厂房出租用于办展览、开宴会、举行婚礼也收入不菲。由此,过去囤积废料的空地,现在种满了树和各色植物,一片绿意盎然。一些过去用来运煤的火车铁路被改装成脚车道,每到周末都吸引许多脚车骑士前来过把瘾。

  鲁尔区由一个老旧的工业园区转型为繁华的旅游景区,意义不同寻常。在眼下欧元区各国因为债务危机而深陷泥沼之时,鲁尔工业园区仍是游客如织,笙歌炫舞。

  对于我们而言,德国鲁尔区是可资复制的样板。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西迁,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原先人气旺盛的工业区人去楼空,遍地杂草丛生。每到夜晚,灯火凋零,人称“鬼城”。这些地方必须花大力气去着手进行功能改造,既能重新积聚人气,也能因此成为提升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从鲁尔区的功能改造故事,我们至少可以提炼出三点借鉴意义。

  首先,对闲置的工业园区的功能改造,符合产业转型的大方向。从生产型园区向服务型园区转型,这样的功能改造是一个质的飞跃,既符合新形势下产业转型的大势,也符合我国当下的实情。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以上,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更达到70%以上,即使是中低收入国家,也达到了40%以上的平均水平。而与世界上人均收入与中国相近的国家相比,我们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偏低,服务业的发展仍旧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

  虽然我国目前到底有多少被闲置的工业园,尚无准确数据,但肯定是个庞大的数字。将这些工业园的土地资源、厂房资源进行功能改造,势必能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眼下经济复苏缓慢的困局是一个润滑剂,也能将地方财政从窘迫中解脱出来,不再指望卖地搞房地产增加财政收入。

  其二,文化产业是园区功能改造的可靠平台。文化产业是一个环保产业、低碳产业,也是一个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改善国民素质的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质,要借助园区功能改造的机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年初出台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此次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借助国家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东风,在园区功能改造中大力引进文化产业,当是顺时应势而为。

  其三,园区功能改造,还得讲究保持园区的本色和历史信息。在鲁尔区的埃森,有一则“埃森擦去了脸上的煤灰”的广告就很发人深省。擦去了煤灰,埃森焕发了青春的光彩,然而,埃森原来质朴的面貌并没有改变,也正因为如此,埃森当年工业化的容颜依稀可见,而这才是埃森成为欧洲中心文化之都的底色。

  而我们在大力改造旧区时,动辄是全面推行外科大手术,大拆大建,一味追求“大手笔、超常规、跳跃式”,把旧区整得面目全非,失去了固有特色,丧失了大量历史信息。不能不说是大败笔。今后对一些老工业区的改造,可否也能像埃森这样,怀着爱护、景仰、珍惜的心情,轻轻地拂去岁月的尘埃,尽力保留原来的风貌,让历史在现代的时空里与未来连接?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欧盟首脑通宵“熬”出三大成果
下一篇:--新救助案公投或生变数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友情链接

n>

 

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投诉: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