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召开之际,多方期待G20能够就欧元区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对此,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郑学勤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会有什么影响?
郑学勤: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债务占GDP的比例比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低。欧元区的平均经济效率比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高。欧元区的问题不是靠钱能够解决的。欧债闹到现在的地步,一是人们对欧元区国家的债务体系丧失信心;二是欧元区的政策制定摇摆迟疑,缺乏从欧元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个别国家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和处理危机的政治意志。
金融本来是一种信用体系。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支持现有金融体系的理念不断受到冲击。人们随时在防备出现黑天鹅事件。金融按理不应当是有一分钱办一分钱事的事业,否则银行就别开了。现在为了解决危机,大家都只有看到一分钱存在的情况下,才肯承诺出一分钱的努力。信用变得非常微弱。在正常情况下,金融系统出了问题,可以到政府那里寻找依靠。现在连政府都不能相信。于是,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每走一步都很艰难。
因此,欧洲只能依靠自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欧债问题。国际援助是少不了的,但是这些援助只能在提升信心的前提下,在欧洲国家自己的政策框架里才能发挥作用。
希腊如果违约退出欧元区,欧洲和美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会遭受相当大的损失。这不排除他们从新兴国家的资本和债务市场中抽走资本,也不排除美元会因此增值。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排除一些新兴国家的货币会贬值,市场会受到冲击。如果贬值幅度过大,也不排除会影响到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
如果欧元区发生震荡,美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会受到冲击。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每当美国市场因为经济转暖的信号有所抬头时,几乎都是因为欧洲的情况被重新拖了下去。这不是说美国经济没有问题,只是说欧洲出现危机会给美国解决自己的问题带来额外的障碍。
欧元区短期
不会建立财政共同体
中国证券报:有人认为欧元区应建立财政共同体,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郑学勤:欧元区早晚会有一定程度的财政联盟,否则无法支持一种共同货币。不过,这可能不会在近期发生,因为它涉及到所有欧元区国家都要放弃一定程度的主权。这会在危机时把问题弄得更加复杂。这是一种矛盾:因为如果不是危机,就很难有改革的政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