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环球财经 > 正文

美国宣布减赤计划谈判破裂 民主党共和党互相指责 _
2011-11-22 11:40:23   来源:   评论:0 点击:

  有美国超级委员会之称的美国减赤特别委员会当地时间21号晚间,也就是在美国减赤计划谈判大限的最后时刻宣布,两党谈判破裂。  超级委员会是在美股收市后发表声明说,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努力,由于内部的重大...

  有美国“超级委员会”之称的美国减赤特别委员会当地时间21号晚间,也就是在美国减赤计划谈判大限的最后时刻宣布,两党谈判破裂。

  超级委员会是在美股收市后发表声明说,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努力,由于内部的重大分歧,委员会没能就减赤方案达成共识,也就是没能就2013年开始的1.2万亿美元削减支出的计划达成协议。声明说委员会的领导人对这个结果感到很失望,但是声明还说谈判失败了,两党都明白美国财政危机急需解决,不能留给下一代。

  奥巴马随后召开记者会指责共和党议员拒绝听取理性和妥协的声音。民主党一直强调要给年收入超过百万美元的美国富人征税,来缓解财政压力,但共和党人一直这个问题上拒绝让步。共和党人把这个谈判失利归咎于奥巴马缺乏领导,共和党认为是民主党不愿意在共和党主张大幅削减医疗等社会福利等领域让步过多,所以导致了谈判破裂。

  美国媒体报道,谈判失败的话,美国政府很有可能会启动自动削减支出的计划,也就是从2013年开始在十年内通过对削减国防等安全开支和国内其他项目的开支达到1.2万亿美元,评级机构穆迪和标普已经先后发表声明说,谈判失败是不会影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

  新闻背景

  由12个人组成的美国超级委员会希望能够在美东时间11月23号大限来临之前对未来十年削减1.2万亿美元的预算的计划达成一个一致,但是目前他们还是陷于这种僵局之中,而国会消息人士就透露说美国超级预算委员会的联合主席周一发布声明,来宣布就未减持问题达成协议,而美国的公共债务署上周二的时候其实发布了一个数据显示,美国国家的债务已经是历史性突破,达到了15万亿美元,而美国在2010年的GDP总额也不过才14.6万亿美元。

  有舆论就统计,这个欠债的水平甚至超过了世界上13个国家的GDP总和,而13个国家当中甚至包括加拿大、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甚至英国。同时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美国的公共债务的总额超过了14万亿美元,然后在5个月之后就触及到了美国法律规定的当时14.3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而且还在一路高升。而在8月份,最终决定美国会上调债务上限,达到了16.7万亿美元。

  而美国最近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的民众预计,委员会很难能够意见统一,更多的民众把责任归咎于共和党,因为共和党人是一直坚决的在抵制这种增税的措施,而在经过长达一年预算不断的辩论战之后,美国国会的支持率目前降到了一个谷。如果协议在最后的期限之前还是没有办法能够达成的话,就可能会使选民产生着更多的厌恶的情绪。而2012年大选已经逼近,这一次减赤谈判的失败不会导致美国政府被迫关闭或者导致主权信用评级的降级,而是美国联邦政府各个部门将会在大选举行之后的两个月之后,也就是从2013年的1月份开始启动自动的支出削减程序。这个程序就意味着政府的开支削减将会由军事开支削减和国内项目开支削减来进行平摊这1.2万亿美元的债务。许多的共和党人士还有美国的国防部长也是先后警告说,这样的自动开支削减就可能就会危害美国国家的安全,自主开支削减程序启动还会导致许多的扶贫、针对老人的项目等等这些公共福利的项目会大幅度削减。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减赤僵局增加美经济衰退风险 _
下一篇:解决欧债危机关键是要治本 _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友情链接

n>

 

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