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班大会谈判阻力大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能代表全球民众行使权利,同时各国领导人的立场不同,也会直接影响本国的谈判立场
3日,正在举行的德班大会达成了初步谈判草案。以这份草案为重要议题列出各种谈判选项,是后续谈判的指南。但遗憾的是,德班大会的两大焦点——《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问题和绿色气候基金设计问题仍然分歧严重,草案只是罗列了各方意见。按照惯例,6日的高级别会议启动后,各国将再进行讨论,弥合立场分歧,达成最终协议。
-
,减排的积极性下降;美国将举行总统选举,自然不会在德班大会上作出更大承诺,否则,总统奥巴马将失去更多选票;新兴国家一方面要求尊重历史,另一方面,其本身所需的资金、技术需要发达国家支持。各国为了自身利益在德班大会上博弈,难以达成共识。虽然各国都有保护气候的共同目标,但现阶段气候变化对各国的影响并不相同,发达国家减排意愿并不强烈。
尽管各国为了自身利益你争我斗,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愿以最大的诚意促进气候谈判成功。高利红说:“我国可能会在合适的时机接受有约束力的减排指标。但前提是,大会主要讨论全球民众的生存利益,所有的国家都应该参与进来,而不应该随意想进就进,想出就出。而且,参与国应合理承担责任。当然,责任承担不是绝对的均衡,而应是责任分担均衡。”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