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商报报道】 (通讯员 秦消 本报记者 黄长满) 一部天语手机使用不到半个月竟然出现两次屏幕开裂,消费者王先生对手机的质量产生了怀疑要求退换机,可售后以屏幕开裂属于人为损坏为由两次拒绝了他。
2008年4月29日,王先生在长乐路好又多超市内的天语手机专柜花900多元购买了一部天语A622型手机。使用3天之后,按照说明他将新手机内余电用完后卸电池充电,谁知刚轻轻一推手机后盖,屏幕左上角就裂开一个口子,屏幕触摸功能也随之消失,手机不能正常使用。第二天,王先生带着手机找到天语手机特约维修点,提出按照手机三包规定给予退换机,但维修点给出的回复是:手机屏幕开裂系人为损坏不属于质量问题,所以不在三包之列。
手机仅用3天,卸块电池就能让屏幕开裂,这屏幕也太脆弱了吧?特约维修点的说法让王先生难以接受,于是他咨询了江苏省通讯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希望能鉴定出屏幕开裂到底是质量不过关还是人为损坏,工作人员告诉他目前手机发展很快,但相关规定和检测方法滞后,屏幕损坏原因无法做出鉴定。得到这样的结果让王先生十分失望,无奈之下他只得掏钱更换了一块屏幕。
然而让王先生想不到是,拿回更换新屏幕的手机后没几天,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屏幕又发生开裂现象。短短半个月不到竟然屏裂两次,气愤的王先生再一次找到维修点提出退换机,可这一次对方的回复依然是:人为损坏不属于质量问题,拒绝退换机。
“仅仅凭技术人员一句话就将消费者的利益剥夺了,天语手机售后恐怕太也不负责任了吧,今后还有谁敢买这个品牌的手机?”王先生告诉记者,连国家权威检测机构都没法检测屏裂原因,天语手机特约维修点凭什么就能判断是人为?发生屏裂当然有可能是受了外力作用,但也不排除屏幕本身就有质量问题。假如屏幕真有质量问题,那厂家岂不是轻松逃避了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目前,王先生已经将天语手机厂家投诉至秦淮区消费者协会。据秘书长兰天辉介绍,消协每年都会接到10多起有关手机屏裂的投诉,但由于举证困难,很多消费者只能“知难而退”。手机特约维修商通常的检测结果是人为损坏,认为屏裂是消费者外力挤压所致;而消费者则大多认为是手机本身的质量问题。手机检测部门作为权威质检单位,只能判定问题存在与否,却无法判定责任方。如果手机损坏是人为原因,手机就不在“三包”范围内,消费者从此以后都必须花钱维修,损失很大。但如果的确是由于质量问题造成的,这势必会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侵害。
近日,记者致电天语手机生产商——北京天宇朗通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客服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即刻与王先生取得联系,了解详细情况后尽快帮助他处理好此事。至记者截稿时,客服中心一位负责人来电表示他们已经与王先生进行了沟通,目前正在帮他办理退机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