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传真机整天响个不停,半数以上却是广告。记者最近在采访中发现,传真机俨然成为发布小广告的“新平台”——
合肥某家电企业品牌推广部经理赵女士如今一听到传真机响就感到烦躁。年关临近,她办公室的传真机每天都要被迫接收一些高仿烟酒、节日礼品的广告。 “传真机开着,就得接受垃圾广告;不开,又怕影响业务。 ”她深感无奈。
像赵女士这样饱受传真之扰的人不在少数。形形色色的广告营销信息正以“扰人不倦”之势,侵袭着企事业单位的传真机终端。
不请自来的小广告严重扰民
作为省城某报社总编室工作人员,薛女士每天要处理大量传真件。日前,在她办公室里,记者看到厚厚一叠广告传真,有呼叫中心运营创新研讨会的,有兜售假烟假酒的,有代开发票的。
“广告多得经常将一些重要稿件给淹没了,真烦! ”薛女士介绍,传真机是报社专门用来接收稿件的,一直设在自动状态,24小时开着,一周下来,被迫接收的垃圾传真可能有十几米长。就在记者与薛女士谈话间,传真机又自动接收了一份代开发票的广告。
为了不被传真广告骚扰,合肥某装饰公司首席设计师张小姐养成随手关传真机的习惯。 “我都是先用短信通知,再来收发传真。 ”她告诉记者。
然而,并非所有的传真机主人都能如张小姐那样一关了之。宣城某外贸企业员工刘先生就不得不忍受垃圾传真的骚扰。 “公司的国外客户经常在深夜发来传真,因此传真机晚上不能关。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垃圾传真。 ”刘先生说。
“无休止的广告传真不仅耗费纸张油墨,更干扰工作,影响心情。 ”很多受访者义愤填膺。
各类传真付费后想发就发
通过传真发的营销信息有一个共性,即只留联系方式,不留地址和发送号码。
为何垃圾传真“没有源头”?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揭秘”,网上有人专门用搜索软件来搜集传真号码信息卖钱,价格以数量计。垃圾传真大多通过网络软件随机群发,通称为“传真营销”,即通过群发传真方式,将产品或服务信息迅速发送到潜在客户的传真机上。
记者以“传真营销”为关键词上网搜索,发现经营代发传真业务的公司不计其数。记者以客户身份拨通某传真营销网站的400客服电话。 “我们通常按照0.03元/6秒收费,现在有很多款优惠套餐供选择,多买多送,保证快速。 ”客服小姐表示,只需在他们网站注册并付费,就能群发传真。网站提供各类企业名录资源,帮助客户分行业、分地区锁定目标客户。一般的小广告客户只要给网站区区几百元,就可群发数以万计的传真。相比其他广告形式,这的确“价廉物美”。
当记者询问“自己想发的发票广告会不会因为违法而不能群发”,客服人员立即表示:“没人会查传真广告的内容,发什么都行。传真群发发票广告业务现在最火。 ”以为记者有意购买,客服小姐热情地要记者加她的QQ,马上免费试用她们的服务。
加强监管严查“传真营销”
垃圾广告“入侵”传真机,带来的不仅是骚扰。许多垃圾广告都是“不能上桌面”的内容,其背后隐藏着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比如兜售高仿香烟、代开发票等。
谁在对泛滥的“垃圾传真”进行监管?记者多方了解后发现,电信监管部门只管传真机到传真机的行为,网络监管部门只管网站是否持有正规经营许可证,是否具备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资格。传真机用户要想投诉,必须提供被投诉者的传真号码,否则其投诉不能被受理,而现实是普通传真用户根本无法弄清广告的发送来源。对于所谓“传真营销”监管,如同真空。“总不能为了几份传真就报警吧? ”采访中,有用户无奈地说。
有关专家认为,近一两年,“传真营销”生意越做越红火,不仅说明有关部门对网络平台的监管不够给力,也暴露出相关法律政策的缺失。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垃圾传真上留的信息,真想查清垃圾传真的幕后推手应该不是很难。他们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完善法规政策,开展限制垃圾传真的技术研究,切实承担起对垃圾传真的监管职责。
采访中,一些传真机用户强烈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解决传真机“被广告”的问题,而针对垃圾广告背后的违法行为,执法部门要严厉查处。(记者吴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