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以“加加”系列酱油为主导的加加食品,将闯关发审委。这是一个疯狂的IPO时代,继陪陵榨菜、恒顺醋业、莲花味精、加加瓜子、好想你枣等齐聚IPO融资盛宴后,“酱油”公司加加食品如今也欲上桌。作为酱油大户,加加食品招股书显示其利润惊人,但其在股权转让上诸多弊端以及注册资金14年后才补缴都是其上市路上的绊脚石。
股权转让跌宕起伏
翻阅加加食品的招股书,在2010年公司引入了诸如苏州大道、鼎源投资、盈盛投资等众多民间资本。2010年8月2日加加食品进行了增资,其中新股东苏州大道、鼎源投资、盈盛投资和杨子江等13人以现金认购新增注册资本1650万元,增资价格均为4.03元/注册资本。2010年8月23日,卓越投资将其持有的加加770万元的股权,以3003万元转让予点量一期,每股成本只有3.9元。一天之后,又出现一次股权转让,卓越投资分别自苏州大道、鼎源投资、点量一期受让加加有限191万元、109万元、200万元的股权,受让价格为11.6元/注册资本。只有一天之隔,股价竟然相差3倍之多,这出股权转让大戏让人看来“迷雾重重”。
冲刺IPO 14年后“打补丁”
作为加加食品的前身,加加有限成立时名义上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但原股东香港加加酱业实际出资仅为64.20万元。此番为了冲击IPO,方在2010年补足了剩余的注册资本金。而在十余年中,加加有限不但没有补缴注册资本及完成验资,却一直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这一举动,虽然工商税务部门认为加加食品“无论作为外资企业还是变更为内资企业,均已依法照章纳税,无税收违法行为”。但据相关人士分析称“工商和税务部门只是说公司成立后没有违法行为,并且依法纳税,并不能掩盖那么长时间未如实出资的真实情况。外资身份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换取当地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土地等,现在拿它依法纳税来说注册资金不实的事,显然是偷换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