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南
11月8日晚间,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
![]() |
![]() |
![]() |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
本报记者 于南
11月8日晚间,
至此,人们距离揭开渤海租赁重组事宜神秘盖头的那一刻更进一步。
大股东曾承诺业绩增长
今年年中,渤海租赁通过资产置换和定向增发借壳ST汇通上市,海航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借此将价值65亿元的渤海租赁置入上市公司。
起初,渤海租赁的借壳上市曾饱受舆论诟病,其原因在于在渤海租赁上市前的三年间,实现利润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政府补贴。其中,2009年渤海租赁共取得政府补贴4556.76万元,占其全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的44.79%;2010年取得的政府补贴约占其2010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的24.62%。由此,人们对渤海租赁的成长性及盈利能力产生了怀疑。
不过,就在10月26日ST汇通更名为渤海租赁后,直至其11月1日宣布停牌筹划重大事项间的4个交易日中,渤海租赁股价一飞冲天,由12.93元/股猛增至14.02元/股,涨幅几近9%。
“一方面是利好的提前效应,另一方面此前大股东的承诺也给投资者增添了信心。”某券商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海航集团和海航实业曾共同承诺:借壳后,渤海租赁2010年、2011年、2012年三年净利润需不低于3亿元、3.6亿元和4.32亿元。为实现这一承诺,海航实业已经在2010年底向渤海租赁支付了8000万元,以补足所承诺的3亿元净利润。
重组或是兑现承诺的方式
依上述承诺对照渤海租赁2011年三季报,期内公司净利润达2.59亿元,这意味着4季度渤海租赁需要逾1亿元的净利润方可兑现承诺。这显然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任务。
或许重组就是大股东兑现承诺的方式?大股东手中颇具规模的资产支撑了人们的这一判断,更为市场提供了不小的想象空间。
公开资料显示,除渤海租赁外,海航集团和海航实业还拥有5家融资租赁公司股权。其中包括持有国内最大的内资飞机融资租赁企业长江租赁有限公司60.71%的股权,该公司2009年盈利5574万元;持有扬子江国际租赁有限公司14.47%的股权,该公司2009年盈利1621万元。
而除此以外,渤海租赁目前账面尚有36.77亿元的自有资金,还具有较大的业务承载空间。目前正在洽谈多个融资租赁项目,预计渤海租赁2011年将在现有业务基础上新增业务的合同金额约165亿元,当年将新增净利润约3亿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肯德基和小肥羊将成“兄弟”-
下一篇:今日停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