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强势涨停。有市场人士认为,光明乳业及外资奶粉品牌惠氏、雅培上调产品价格的消息,强化了资本市场对国内乳企产品涨价的预期。
但在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看来,奶制品涨价潮的始作俑者往往是洋奶粉,液态奶行业则因为竞争激烈而较少出现涨价,涨价容易导致企业失去部分市场,影响经营业绩,因此,国内乳企一般不轻易涨价,即使涨价也是非常谨慎。
“明年全国平均原奶价格将会维持今年3.2元的水平,不会有明显涨幅,各大乳企的成本压力也会小于今年,整体提价的可能性较小,预计明年龙头乳企的业绩增幅将会好于今年。”一乳业分析师如是说。
蒙牛、伊利等乳业企业表示,近期并无涨价计划。蒙牛公司一位高管称,企业应尽量自行消化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采取降低销售费用、减少广告费投入、开发新产品等内部消化措施,尽量避免提升价格。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曾约谈几大洋奶粉巨头,但仅两个月后,洋奶粉的涨价潮又再度出现。7月开始,四大洋奶粉巨头中的惠氏以配方升级为由对新品提价10%,而雅培称原材料成本上升,同样涨价10%。据业内人士介绍,几大洋奶粉每年的提价幅度都在15%至18%之间。
乳业专家表示,明年欧美市场的奶粉产量和出口量都会大幅增长,洋奶粉可能不会延续今年的涨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