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600亩基本农田被强征建化工厂
2011-10-26 20:38:28 来源: 评论:0 点击:
漯河市召陵区邓襄镇韩店村,村民的600亩土地被强征建化工厂,毁掉即将成熟的麦子时部分村民阻拦遭殴打。因为村民认为征地款太低和担心污染严重多次进京上访。但是,在没有取得土地证的情况下,这个项目仍在加紧建设。
接到投诉,8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韩店村采访。在乡政府北边几百米的玉米地里,远远就发现有工地正在施工。走进一看,这个正在建设的工地正是漯河市兴茂钛业有限公司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大门前的项目牌上介绍,这个项目投资额6.8亿元,占地500亩,预计建成后年产值12亿元。长长的围墙把一块巨大的土地地围了起来,许多地方荒草凄凄,有的地方是村民看着荒芜心疼,又种上了玉米和芝麻。
听说是了解化工厂占地的情况,正在附近干活的七八名村民马上围了过来。
“心疼人啊,快熟的麦子给毁了,这可都是上好的地块啊!”一个村民告诉记者,围起来的土地有近600亩,大部分是韩店村4组的土地,还有部分郭庄村的耕地。政府征地价格是每亩2.8万元,每亩赔偿青苗费3000元,因为嫌低,大部分群众不同意买地,不领征地款。今年4月份,政府派人把几百亩即将成熟的麦子毁掉,部分村民阻拦被打伤。政府把地强行征走之后,又以每亩地近2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漯河市兴茂钛业有限公司。
另一名村民告诉记者,征地时根本没有开群众会,而是村干部一户一户走访,采用欺骗的手法,到了这家就说那家已经签过字同意了,到了那家就说这家已经签过字同意了,其实好多都是村干部代签的,村民根本就不知情。一个韩店村四组的村民说,这里是百亩丰产示范方,麦子一亩地一季可以产1000多斤。她家里的地全被征收了,不知道今后该靠啥生活。
“这里都是基本农田,这么大面积怎么能够批下来?”对于记者的疑问,村民说,他们上访时,在省国土厅听说政府上报审批手续时弄虚作假,是按荒地上报的。
村民们还对工厂可能带来的严重污染忧心忡忡,几个村民说,这个项目的老厂在漯河市区,因为污染严重,一直没有通过环评,被政府要求关闭,选址选了十几个地方,都没有人同意他们建厂,不知道他们镇里和村里的领导是咋想的,让这个高污染的项目落户到了他们这里。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钛白粉厂的工业污染相对严重,挥发刺激性气味,属于国家限制性项目。漯河市兴茂钛白粉有限公司采用硫化法生产钛白粉,因为污染严重,一直没有通过省环保局的环境评估,但是一直在违法生产,并赚取了巨额利润。这次新厂区6万吨项目虽然采用氯化法生产,但是污染依然不小。氯化法虽然“三废”排放量小,但是副产品尾氯只能生产三氯化铁,而三氯化铁国际市场容量十分有限,如果不产生副产品直接排放则污染严重。此外,氯化法还有一些废弃的金属氯化物有毒,尚无好的处理方法,只能加压注入深井中,形成污染隐患,但是在兴茂钛业有限公司的环评报告里并没有提及采用加压深井处理法,而是当做水泥原料,这岂不是要生产出有毒的水泥吗?
对于村民没有用地手续未批先建的指责和污染的担心,镇领导是怎么解释的呢?在镇政府,办公室人员称领导都不在,可以到宣传部去了解情况。26日上午,记者电话采访了召陵区国土局,国土局工作人员称省国土厅已把土地性质变更为建设用地,上个月还在准备土地证的上报材料。记者质疑补偿不到位可以办理土地证吗?这名工作人员称不能,但是应该是补偿到位了,不然不会上报的。
记者联系上企业负责人李某。李某称采访情况与实际情况有些出入,但是并没有说出哪些与实际情况不符。上个月在上报材料,说明漯河市兴茂钛业有限公司还没有办理合法的用地手续就开始了毁地建设,属于未批先建。600亩基本农田被毁上马污染企业,到底是谁在为污染企业开绿灯?记者将继续关注。 (王建党 叶胜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锦绣中华”:摆在政府大楼面前的别墅
下一篇:-贵阳:天然粮仓变身高尔夫别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