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云湖桥农田里建起商住楼
2011-11-08 16:01:18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一栋栋新楼在农田里拔地而起。
■未办任何建房手续,农田里盖起19栋小楼,房主都是高铁拆迁户
■镇政府称所占农田已调规,相关部门认为先建后报涉嫌违规
湘潭在线11月4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李涛 )沪昆高铁穿过湘潭县云湖桥镇熊家、古湖二村。近日,有村民反映,首轮征地拆迁过后,就有不少拆迁户在路边占用农田盖起了楼房,没有任何手续。对此,镇政府相关人员解释,所占农田已调规用于村民自建房,他们采取的是先建房再统一申报手续。
良田里建起多栋房屋
11月2日,记者驱车一进入云湖桥镇古湖村,就见紧挨着县道的农田里,一排排商住楼正在紧张施工。一龙姓村民告诉记者,“沪昆铁路经过当地两个村,一些房屋被征收的农户,拿到征拆款后,马上就开始在良田里打地基建新房。”
离正在建设中的沪昆高速铁路工地不远处,几处立在收割完农田中的在建楼房,很是醒目。在其中一处建房现场,户主曹云(化名)告诉记者,“拟建三层的房屋占地面积110多平方米,加上院子,估计要占用将近半亩地。”
记者注意到,在不到一公里处的县道两旁,拔地而起的新楼一共19户。每栋楼二到三层,占地面积都在100平米以上,距在建高铁最近的仅30多米。一些村民担心,被占用的多是农田,如果其他村民也效仿,那保护耕地就成了一句空话。
建房户无任何手续
为何拆迁房屋要建在农田里?曹云说,他家五口人,房屋因为修建高铁被征收,不占用自家责任田建房,又往哪里建? “我打了建房报告,村民也签了字,由我们自行选址建房。” 曹云说,为了盖房子,自己向村民小组交了3000元的费用。
曹云说,他交的钱是最少的,多的要交好几万元。至于建房所占用的农田,曹云表示,“有的是自家的责任田,有的村民是跟别人调换的。” 问及有无建房手续,曹云表示暂时没办,而具体要办哪些手续他也不太清楚。截至目前,曹云的房屋已经建了两个多月。
采访得知,沪昆高铁云湖桥段于2010年9月开工建设,当地首批拆迁的36户村民,涉及熊家、古湖两个村。按照“先安置,再拆迁”的原则,上述拆迁户基本上都与指挥部签署了安置协议,拿到了征收款。
先建后报涉嫌程序违规
沪昆客运专线征拆建设协调指挥部(云湖桥段)设在云湖桥镇政府内。11月3日下午,指挥部副指挥长、副镇长蔡卓告诉记者,那些在建房屋确实是占用的基本农田,不过已经“调规”(变更规划),由镇上集中划出宅基地,用于自建新房,住房面积一般不允许超过130平方米。
蔡卓解释,他们采取的是先建房再统一申报。设在古湖村的集中安置区,已经向国土部门进行了申报。至于熊家村被占用的农田,他表示,早在2007年就已与该镇其他几处一道进行了规划调整。至于每户收取五万元的费用?蔡卓表示,那是拆迁户应缴纳的新宅基地安置费,从建房户的房屋拆迁协议宅基地安置费中扣除。
云湖桥国土资源中心所所长马颐峰告诉记者,相关手续已经县国土局报到市里,最终还要省里批。马颐峰表示,考虑到房子拆了没地方住,就一边报批一边拆迁。他坦言 “有一点不符合程序,我们也不允许他们这样搞(先建后报),但是指挥部担了担子。” 蔡卓也认为,“如果不让村民建房,工程就很难推进。”
记者随后从国土部门了解到,建房须向规划、土地、建设等部门申请,获得批准后才可以建设。国家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