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日韩系重金投资OLED 中国面板业被迫再跟风
2011-08-24 11:52:4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评论:0 点击:

就在中国面板企业京东方、华星光电还陶醉在刚刚投产的8.5代LCD面板线中时,LGDisplay(LGD)近日表示拟投资28.3亿美元(约合180亿人民币)批量生产下一代面板OLED。相比LCD而言,OLED显示屏更轻更薄,视角更大,更节能,被视为下一代显示器的主流方向。

  就在中国面板企业京东方、华星光电还陶醉在刚刚投产的8.5代LCD面板线中时,LGDisplay(LGD)近日表示拟投资28.3亿美元(约合180亿人民币)批量生产下一代面板OLED。相比LCD而言,OLED显示屏更轻更薄,视角更大,更节能,被视为下一代显示器的主流方向。

  一边是投入巨资的LCD面板无法在短时间内收回投资,另一边是革新技术又走到门前。中国企业跟还是不跟?跟,意味着还没有在LCD面板上实现盈利,却又要耗巨资进入OLED领域;不跟,一旦OLED成为主流显示技术后,中国企业又将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OLED大战一触即发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是公认的下一代显示技术。从2003年开始,这种显示设备已经开始在MP3等小型数码产品上得到应用。

  根据计划,LG要在2014年下半年实现OLED的量产,而在量产之前,公司将率先于2012年少量生产电视用OLED面板,并将用于LG电子的55英寸电视产品上。

  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家电产业问题专家罗清启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LGD在OLED领域的发力应该同竞争对手三星有关。目前,三星的3.5代OLED生产线所产14英寸面板良品率已经达到90%以上,其月产能7.2万片的5.5代线也已经实现量产。今年6月,三星又宣布第8代OLED面板试验线将于明年5月投入使用,计划将OLED面板的使用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延伸到电视等领域。

  LGD公关部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回避了关于对OLED前景看法等相关问题,表示总部不再对外回复上述问题。

  “目前三星已经将OLED屏用于Pad产品,相对于在MP3和MP4上面的应用来讲,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则是在电视上的普及。”罗清启认为,三星在OLED上的频频动作不得不让其他公司加速在这方面的布局。

  事实上,OLED电视最早由索尼商品化。2007年,它推出全球首款11英寸的OLED电视,据称画面最薄的地方只有3毫米。但索尼的OLED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售价过高导致销售不畅。去年3月,索尼不得不在日本国内停止OLED电视的生产和销售。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索尼放弃了在OLED方面的探索,索尼也并没有明确表示退出大尺寸OLED显示技术的研发。据了解,索尼目前的OLED主要集中在专业领域。

  中国企业被迫再跟风?

  似乎作为对三星的回应,中国大陆方面在今年6月2日成立了中国OLED产业联盟,目前主要有昆山维信诺、四川长虹、佛山彩虹等企业从事小尺寸OLED生产。而中国台湾的友达和奇美在OLED方面已早有动作。“OLED现在已经化好了妆,随时准备上台表演。”罗清启说。

  长虹集团新闻发言人刘海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OLED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长虹很早就开始在这方面做准备。发展OLED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企业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实力,找准定位。

  不过,在罗清启看来,中国企业在瞬息万变的电子技术革新中,依然处于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状态。“中国面板的产业链不完善,上游玻璃基板以及化学材料都受制于人,即使到OLED时代,这种状况一时仍然无法改变。”

  由于无法掌握核心技术,中国企业只能采取跟随策略,日韩唱什么歌,中国企业只能跟什么调。在LCD面板上,中国做6代线别人做8代线,中国做8代线别人做10代线。现在,在OLED领域,日韩又掀起新一轮的技术竞赛。

  罗清启认为,中国企业似乎走进了“一步踏空,步步落后”的境地。在新的技术面前,跟随则难以追上,不跟则被抛得更远,这给外界留下没有主见的印象。

  刘步尘认为,中国彩电产业的深层次问题,在于缺乏核心技术,以及由于技术落后导致的产品竞争力不足。而在追赶的背后,中国企业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以“京东方”为例,去年公司净亏损额达到20亿元。从2005年至今,只有一年实现盈利,其余年份均在“越亏越建,越建越亏”的怪圈中轮回。

  在洪仕斌看来,日韩企业拼命加快技术淘汰,目的就是拖死中国企业,好比当年美国用军备竞赛,拖跨苏联一样。“上帝说‘不要走得太快,太快会丢掉灵魂’。日韩企业就是要我们中国企业丢掉灵魂。”洪仕斌这样表达他对中国企业疲于应付新技术的看法。

  彩虹(佛山)平板显示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建设持不同的看法,第二代显示技术(LCD)中国同国外企业的差距比较大,但是OLED刚刚起步,中国同日韩的差距并不大。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司原计划今年10月启动另外一条4.5代OLED生产线,但是现在正在考虑是不是要做更高世代的生产线。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日韩 重金 投资

上一篇:美的电器CEO方洪波:没想过要收购新飞冰箱
下一篇:格力空调“山寨”客服电话让市民吃苦头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