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液晶面板供过于求 厂商定价权旁落
2011-09-15 16:26:17   来源:网易   评论:0 点击:

7月全球大尺寸面板价格环比下降5%,8月环比再降5%。大尺寸面板价格持续下调,无疑让今年上半年已集体亏损的国际面板巨头们面临更严峻的挑战。面板定价权正在由上游面板厂家,向下游终端厂家转移。昨日,液晶面板...

7月全球大尺寸面板价格环比下降5%,8月环比再降5%。大尺寸面板价格持续下调,无疑让今年上半年已集体亏损的国际面板巨头们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面板定价权正在由上游面板厂家,向下游终端厂家转移。”昨日,液晶面板研究权威机构群智咨询(WitsView)研究总监李亚琴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为扭转面板价格持续下跌以及面板定价话语权偏弱的不利局面,面板巨头一方面调低产能,另一方面也正在尝试开发面板新的尺寸切割。LGD准备开发36.5英寸面板,奇美电子则瞄准39英寸面板,三星推出43英寸和48英寸面板。

李亚琴指出,面板新的切割尺寸一方面可以让电视终端厂家推出更多差异化产品,另一方面由于电视终端厂家不了解新尺寸面板的成本,毛利空间相比旧产品会更大。

博弈定价权

上述说法已部分被市场证实,三星近期公布了一项面板市场策略“更大一寸”,在中国市场推出43英寸和48英寸液晶面板。三星电子方面表示,康佳、长虹、海信、海尔等电视厂家已准备在近期推出新尺寸电视。

据悉,过往面板厂家推出的液晶面板尺寸主要是26英寸、32英寸、37英寸、40英寸、42英寸、46英寸和47英寸等。不过,面板厂家开发新尺寸切割是否能扭转面板定价权的不利局面,目前还很难定论。

9月上旬,奇美电子和友达光电公布的8月收入环比7月均增长2%左右,这一增长是建立在中小尺寸面板出货量在大幅增长的基础上,而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仍在下滑。

基于面板市场恶化,LGD和友达光电一再延迟8.5代面板项目的动工时间。

“现在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增长已基本暂停,欧美市场更是呈现负增长。”李亚琴表示,液晶面板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面板定价权转移至电视终端厂家,为此台湾面板厂家大幅降低产能,目前产能利用率仅有65%左右。

中怡康研究总监彭煜指出,包括三星、LGD和友达光电等面板巨头对外释放减产或者放缓大陆面板项目进程,其实是上游面板厂家与电视整机厂家在面板定价权上的一个博弈过程。上游面板厂家希望通过上述动作向整机厂家传递,液晶面板供过于求的局面可能很快就会扭转,现在面板的价格已达到低点,电视整机厂家应该赶快进货,否则未来面板就很难有如此优惠的价格。

寻找稳定出海口

“但华星光电和京东方的8.5代线均已投产,而且第四季度将达到量产,这无疑大大削弱了以三星、LGD为代表的国际面板巨头的话语权。”彭煜指出,未来面板巨头竞争焦点可能不再是谁的产能更大,而是谁拥有更稳定和可靠的电视整机出海口。

TCL集团(000100.SZ)、海信电器(600060.SH)和四川长虹(600839.SH)上半年财报也显示,其电视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6.09%、21.62%和18.38%,同比分别增长了1.77、5.38和3.52个百分点。根本原因就在于,面板价格的持续下滑,却直接拉升了国内电视整机厂家的毛利率水平。

中电熊猫家电公司副总经理周坤指出,由于欧美债务危机,导致三星电视在欧美市场的份额大幅下滑。同时,由于自身需求不足,导致三星液晶面板价格持续跳水,这将直接下拉全球液晶面板价格。为缓解面板厂家压力,最上游的康宁也调低了玻璃基板的价格。

周坤也表示,中电熊猫南京6.5代线主要的目标客户就是CEC旗下的冠捷科技和熊猫品牌,而产业链打通至少可以让电视厂家节省3%~4%的成本。此外,京东方也在争取冠捷科技北京工厂的订单,以期巩固自身的下游出海口。

 群智咨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海信、TCL、创维分别以3.9%、3.8%、3.5%的市场份额跻身全球LCD电视整机品牌前十强,而且海外销售比例正快速增长。今年前7个月,国内6大电视品牌外销比重已达24%,其中7月,外销比重达27%。

相反,面板巨头客户群却极为分化,特别是友达光电和奇美电子,分别缺乏主力依存的整机品牌。“在面板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下,大陆电视整机厂家市场份额增长,自然会增强其面板定价话语权。若大陆面板厂产能陆续开出,对友达和奇美将会是非常大的打击。”李亚琴说。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高世代面板线越来越多,面板过剩局面可能会越发严重,面板工厂要想有一个稳定的经营,就必须要与电视厂家形成垂直整合的产业链,为面板产能提供稳定的“出海口”。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液晶面板 供过于求 厂商

上一篇:英特尔与微软展示基于Win8的Ultrabook
下一篇:报告称运营商须花8400亿美元解决回程网络瓶颈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