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佳琳)早期儿童将有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超常儿童将享“绿色成才通道”;高中再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昨日,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即将进行的16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内容。从今年开始,北京将进行16项“教改”试点,力争用3到5年时间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
建区域内教师流动制
在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方面提出,“通过三年试验,建立完善区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通过优化结构、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等多种手段打破二元结构,缩小试验区内城乡之间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同时,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将探索区域内教师队伍、办学条件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资源共享,鼓励名校开放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建立区域内教师流动制度。
城镇教师将赴农村任教
北京市还将进行城镇优秀教师赴农村学校任教的政策研究,按照市区主导、以人为本、合理流动的原则,吸引城镇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同时,为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报考师范生,北京市正在拟定改革市属高校师范生资助体制,确定合理的资助方式和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
探索建立学分银行
在高等教育方面,将探索在京中央高校与市属高校共建新模式。充分发挥中央高校优势教学资源效力,实现中央高校对市属高校点对点、面对面、校对校的支持,提高市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构建开放大学办学模式。建成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终身教育数字化资源库,搭建市民终身学习大平台。探索建立学分银行与学习成果认证体系。
在成人高等教育方面,计划改革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探索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逐步由选拔性考试过渡到兼顾水平性和选拔性。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未提及
去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解决择校问题的试点地区,北京地区被纳入其中。北京共参与四项制度的试点,其中包括“完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探索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随迁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保障制度”。而在昨日公布的北京16项“教改”试点项目中,此点并未明确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