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晨报全媒体实习记者 王彦飞 报道
鲁中网12月30日讯 近年来颇受欢迎的国学教育如今受到质疑,称“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校园”,规定不得不加选择的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昨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表示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由于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校园,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省教育厅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大多数中小学中都会有诵读国学典籍的课程,甚至有些学校是要求通篇背诵的。多数老师都认为,诵读一些国学经典对开发孩子的智力很有好处。只是有些家长质疑,像《弟子规》中“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宣扬的封建时代礼数,迷信父母权威等内容,会不利于孩子树立人格平等的民主理念。
在张店一家国学馆中,国学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在教授国学时,一般只要求学生朗读,不会解释其中的含义。让孩子在成长中理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来源:鲁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