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或将更加积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欧洲的主要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欧元的稳定性、财政纪律、结构改革及支持欧洲银行等方面,忽略了经济大幅放缓、失业率增加的沉重事实。受债务危机的影响,欧洲经济出现萎缩的可能性正在加大,第三季度欧元区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2%。
目前欧洲央行在应对方面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举措,德拉吉提出,未来将更加关注欧元区存在衰退的可能性。德拉吉作为意大利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央行行长,在国内外口碑一直不错,就在其接任欧洲央行行长一职的第三天,欧洲央行便出乎市场意料地宣布降息25个基点。而前几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通胀率已经达到3.0%,远高于2%的目标水平。
在意大利、西班牙国债收益率大幅攀高之时,欧洲央行再次购入债务国国债。实际上,意大利与西班牙的危机仍属于信心和流动性危机。尽管两国国债收益率不断触及警戒线,但这两国的经济基础与希腊大为不同,银行业状况仍然良好且有支持经济增长、保证财政收入的产业。因此,投资者非理性的抛售行为是在不断地试探欧央行的底线,倒逼欧洲央行加大购买力度。欧债危机已到燃眉之际,未来德国放弃强硬立场、欧央行发挥更大作用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抓住欧洲动荡的“危中之机”
在全球经济与贸易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会给中国带来三方面不利影响。
首先,影响中国出口。10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从9月份的17.1%下滑至15.9%,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速从8月份的22.3%和9月份的9.8%继续回落至7.5%。其中,对意大利出口更是同比下降17.6%。
其次,引发国际货币体系危机的讨论,对人民币形成升值压力。今年末,人民币汇率可能升值至6.2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2012年人民币还可能升值4%,至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最后,中国的外汇储备中,欧元的比重逐步增加,欧元贬值不利于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同美债危机一样,欧元走弱也将给中国带来储备资产安全问题。
但是,事物总有两面。本次欧美债务危机在给中国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一定的机遇:一是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二是可以改善进口结构,促进国内消费升级,进而促进产业升级;三是发达国家的企业陷入困境之时,恰恰是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绝好机会。
综上所述,欧洲债务危机还需要欧洲内部自身去解决。但此时抓住“危中之机”,保持中国内需强劲增长,加快结构性改革,或许是中国最需要做的事情。
(证券之星编辑整理)
分享:
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