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1月3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决定从 尚未公布,央行已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表明经济下行呈加快之势,预调微调实质性启航,尤证明CPI已不是货币政策调控的首要目标,而是努力保驾经济平稳发展。从历史经验来看,货币政策微调初期如存准率下调,会引发资本市场强劲高开,但不改其趋势走势。
从银行方面来看,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有利于银行业绩增长、缓解流动性压力、提升放贷能力。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称,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释放银行存款准备金4000亿元左右,对银行盈利有微幅正面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将直接缓解银行的流动性压力。2011年,由于通胀压力居高不下,央行采取实质从紧的货币政策,累计6次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并加息3次,大、小银行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和19.5%的历史新高。此外,央行还要求将商业银行的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保函保证金存款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等三类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进一步收缩流动性。据业内专家测算,对绝大部分股份制银行以及个别大型银行而言,6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后,其贷款、重组类债券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合计占存款的比例已经超过90%,甚至部分银行已经超过95%,加大了这些银行流动性管理压力,使得部分银行不得不吸收同业负债来缴纳存款准备金,从而不利于其净利差表现。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准备金率适度下调有利于缓解银行流动性压力,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增强对小企业、三农、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和宏观经济稳定发展。
刚刚公布的10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2010亿元,同比少增3618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3.6%,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6.2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大幅减少7272亿元。由于存款流失,特别是储蓄存款流失情况严重,在贷存比考核的压力下,银行信贷投放能力严重受限。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将使银行获得更多可贷资金。
准备金率下一步是否继续下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准备金率下调,首先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平稳的要求,增加流动性3500亿元左右,其背景是外汇占款出现46个月以来首次负增长、12月到期央票仅有800亿元、银行体系存款增幅缓解等。下一步是否继续下调,同样需要观察流动性总量与渠道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外汇占款、央票发行与到期等流动性因素。”
申万研究所认为,准备金率下调预示着总量调控的开始,下次下调时间仍然取决于这两个方面,考虑到外汇占款很有可能继续下降、银行流动性紧张格局还需要对冲,准备金率不久之后仍有可能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