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廖晓军日前指出,今年全国财政收入会超额完成预算,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都会有一定数额的超收。12月财政支出规模将加大,要坚决防止年终突击花钱现象。
昨日,在“2011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东生直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是要加快整个制度架构的改革,另一方面要解决财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全年再次超收
廖晓军分析称,中央财政超收的主要原因是:进口增长高于年初预计增幅,相应进口税收实际增长超过预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超过年初预计,相应企业所得税实际增长超过预算;工业增加值增幅和物价涨幅高于年初预计,相应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超过预算等。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90851.68亿元,同比增加19951.86亿元,增长28.1%。从月度执行情况看,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呈前高后低走势。
财政收入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速,令许多企业家感到担忧。
“10个月就完成全年财政收入预算,听起来是一个好事情,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并非如此。”李东生指出,连续多年政府财收高过GDP增长是非常不合理的,一定会损害经济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也指出,财政收入持续不断增长,与民争利,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西方经济日益恶化的今天,中国经济至少还有20年的发展机会,中国正从世界工厂走向全球消费市场,但如果税收政策不变,老百姓手上没有钱,就无法拉动消费。
严防突击花钱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控通胀与保增长两大难题。昨日,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分析:“当经济增长较差时,要通过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但当财政增速大大超过GDP增速,怎样把政府开支这驾马车用好,非常重要。”
据廖晓军介绍,今年全国公共财政预算安排支出10万亿元,1-10月已执行近7.8万亿元。从表面上看,后两个月还要执行近2.2万亿元,加上超收收入,年底支出规模较大。不过,他也指出,不能简单地用未执行的支出预算加上当年超收收入来直接确定后两个月的支出规模。一方面,预算安排的一些支出项目由于客观条件变化等原因,有些暂不具备执行条件,难以在年底前支出,需要结转到下年。另一方面,超收收入除了按法律、法规和财政体制规定增加有关支出外,相当部分要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纳入明年预算安排。
他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要坚决防止年终突击花钱,严格规范超收收入用途、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大力推进预算公开。
记者注意到,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近期在其所著《中国财政管理》一书中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中包括,紧紧围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督等关键环节,提升信息化对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保障能力。加快预算公开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逐步扩大公开范围和细化公开内容,强化预算公开责任制度。
(证券之星编辑整理)
分享:
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