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当前经济运行新问题
记者:今年恰逢中国入世十周年。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是我们的习惯做法。但是,反观当前内外部经济形势,我们似乎忧虑大于喜悦。因为尽管这黄金十年我们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下一个十年,在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我们还能走得那么顺吗?
-
的不断推进、中央针对中低收入者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大、最低工资标准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也将稳步提高,消费购买力较强的城镇人口比重上升,政策因素和人口结构因素等将有利于我国消费需求保持稳步加快的增长态势。
再看看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第一,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将使得社会总需求扩张速度放缓。2012年控制物价总水平的任务仍十分艰巨。考虑到逐步消化巨额货币存量的需要,货币政策有必要继续保持总体“稳健”,稳中偏紧的取向,将表外业务的金融创新活动逐步纳入货币政策监控范围。社会融资总量增长逐步趋于稳健,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和投资扩张速度。房地产调控政策在2012年仍将延续,并且限购等政策将由一线城市逐步向二三线城市推广。受资金和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投资将可能出现明显减速,进而带动投资增速放缓。
第二,地方财政债务压力和土地市场交易趋冷对地方投资融资能力形成制约。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尽管总体可控,但部分地区短期流动性风险正在不断聚集和暴露,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将进一步严格规范。
此外,土地收入方面也不容乐观,2011年以来地方政府加大了供地力度,但由于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及资金链问题影响,土地市场交易数量却在降低。2011年8月,12个重点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面积降至80公顷,而上年同期为438.13公顷,且大部分成交土地为底价成交。因此,地方政府融资能力相对于庞大的投资建设任务将更显不足,这将对投资以及经济增长形成抑制。
第三,节能减排等对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出新要求,将制约粗放型增长。2011年,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和投资增速较快,使得节能减排形势日益严峻。2011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未来五年节能减排的目标,要求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方面,均较“十一五”有显著下降,并且对各地方、各行业节能减排下达了任务分解目标,这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两高一资”产业的增长形成一定的制约。
第四,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抬高了经济增长的成本。资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我国经济运行将要长期面对的问题,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投资和生产经营的成本提高。在物价上涨初期,由于需求动力仍然稳定,以名义价值量计算的增加额可能还会上升,然而随着物价上涨时间进一步持续,将对需求形成抑制,进而使经济增长的实际量和名义量同时下降。
第五,出口放缓对工业生产形成一定压力,进而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全球经济复苏缓慢,2012年我国出口增速呈放缓的态势。根据我国投入产出表反映出的经济结构关系,我国工业总产出中,有70%是用于中间使用,大概30%是最终使用,而在最终使用中,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占一半,而出口占一半,因此,可以判断,出口对工业生产的影响非常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对话张燕生:三次全球化与中国逆转胜 _
下一篇:王岐山:加快外贸转型升级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