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变化往往会出人意料。1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三年来央行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在大呼意外的同时,纷纷将此解读为“货币政策的实质性转向”。
果真如此吗?大大早于市场预期的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又折射了什么?是“预调微调”的延续?是补水外围资金流出?还是对周三(11月29日)A股暴跌的安慰?——恐怕都不是。
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存款准备金率的超前下调更可能反映了经济下滑程度的超预期,这促成了稳增长超越抑通胀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日前,《投资者报》记者从接近决策层的消息人士处得知,鉴于明年中国面临诸多不利的增长形势,中央不久前曾召集某著名政府智囊机构探讨是否在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将明年经济增长目标由目前的8%下调至7.5%。但有此考虑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经济增长失速的风险正日益摆上决策者的案头,更重要的是,面对余威犹在的“4万亿”后患,这一次,决策者将慎重得多,因而可能借制定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之机来提前引导预期。
先行指标预示经济下滑加快
如果说11月中旬发布的各项10月宏观数据的疲软还不能令人分辨经济究竟是正常减速还是超预期回落,那么随后披露的更多前瞻性指标再次确认了经济增长失速的风险正在加大。
首先,引起市场高度警觉的是11月23日公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速测值由10月份的51.1降至48.0,创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汇丰PMI自 2005年9月公布以来,只有在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期间低于49。此次预估值不仅掉进50以内的经济收缩区间,而且仅有48,令人顿生一夜重返危机时代之感。
在该数据的分项指标中,尽管出口新订单没有明显下降,但总体订单创下一年半以来的最大降幅,显示内需明显放缓。同时,产出指标则从51.4骤降至46.7,显示工业生产受到较大冲击。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在其报告中阐释了中国工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的原因。
他表示,中国政府已经实现了2011年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的年度目标,因此从现在到2012年3月之前,保障房的增量投资将相对较小。而商品住宅市场正经历拐点,房价、房屋销量、土地购买和新开工面积等先行指标的回落也显示出未来几个月房地产投资明显下滑的趋势,这将对钢铁、水泥和电力等相关行业产生非线性的负面影响,从而拖累整体工业生产。另外,出口的各项先行指标也出现明显回落,出口的放缓也会加剧对这些行业的负面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为12.5%,比9月的19.1%大幅下降6.6个百分点,创下今年当月利润最低增速,且延续了较8月单月大幅下滑8.58个百分点的走势。多家机构认为,照此发展,明年一季度单月工业利润即可变成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明年经济最差将“破8”
工业增加值作为GDP的同步指标,其数值的下滑会直接对应当期GDP的回落。“相信中国经济增长很可能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明显回落,201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低于8%的风险正在加大。”张智威悲观预测称。
今年以来,中国GDP增速一直持续放缓。今年一至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7%、9.5%和9.1%,平均增速9.4%。
花旗银行在最近发布的报告中将中国2012年经济增速预测从8.7%下调至8.4%,并预计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降,到2015年降至8%。
世界银行也在最新报告中将明年中国经济增速从8.5%下调至8.4%,并指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基于两个因素:一是经济的周期性调整;二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减少对投资、出口和制造业的依赖。
瑞银宏观团队则在欧元区不解体、银行业危机也得以避免的较好的基准情况下,将欧元区2012年GDP增速预测从0.2%下调至-0.7%。基于此,将中国2012年GDP增速预测从8.3%下调至8%。
多数国内外机构赞同,明年经济增速将在上半年触及周期底部,全年走势呈触底回弹之状,因此经济增长失速的冲击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将最为明显。
“未来两个季度里经济增速将大幅放缓。2011年四季度及201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将分别放缓到8.5%和7.7%,季度环比增速分别放缓至7.8%和6%。”瑞银指出,明年一季度的增长将是2008年四季度以来最慢的,某些行业(比如出口和 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