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房地产重温四万亿?
2011-12-05 17:14:38   来源:   评论:0 点击:

央行突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这本应该是在今年底、明...
    央行突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这本应该是在今年底、明年初或更晚些时候发生的事。

  11月30日晚,央行宣布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这是自2008年12月25日以来的首次下调,意味着紧缩了三年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

  有经济学家对此认为,通胀形势刚刚有所回落,央行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很难让人对宏观调控政策产生信心,如此下去通胀必将卷土重来。

  但在全球经济债务危机背景下,央行的出手似乎显得有些无奈。更让人担忧的是,中国央行与全球央行不约而同采取行动、放松货币,显示在欧债、美债危机阴影下,全球经济面临进入第二轮低潮,中国经济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这让我们仿佛回到了2008年底,当时房地产行业的形势同现在一样危急,但是雷曼倒闭引起全球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使得中国政府开始放松货币政策和出台房地产救市政策。

  2009年初,寒冬中的房地产市场在一夜之间反转,在人们依然对“小阳春”依然那存有疑虑的时候,却不知道进入市场的天量流动性已经使得整个房地产行业从骨子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那之后,中国房地产开始了一段童话般的时光,每一个企业只要买块地建个房子,一定都能卖得出去。无论是央企、民企、民资都财大气粗,地价和房价的记录几乎每一日都在刷新。

  可以这样说,当时在政府放松流动性的环境下,在四万亿刺激政策出台之后,中国房地产企业在2008年底及2009年初的生死关头获得注血,并一路飙升。

  仅仅过去三年时间,“四万亿”出台前后依然历历在目,这一次我们又站在了相似的十字路口,这会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在“最严厉调控”中辛苦熬了一年多以后终于等到的转折点么?

  毋庸置疑的是,向来倚重银行信贷的房地产业在每一次放松货币政策中都将获得机会,会成为最大的受益方之一。

  用时下流行的评论来说就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虽然不可能直接作用于楼市,但货币泡沫从来都是房地产泡沫的催化剂,一旦政府放松货币预期明确,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可能发生报复性反弹。

  但这一次中央政府显然考虑得更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初就反复强调房地产调控绝不可能放松;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上周则再次强调,要坚持实施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巩固调控成果。

  另据媒体报道称,在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前,住建部已知会地方政府,对于“限购令”即将到期的城市,如果没有极其特殊情况,须出台政策对限购令有效期进行延续。

  再加上国务院近期多次就房地产调控问题作出指示和批示,要求不能对现有房地产调控政策予以放松。以此来看,房地产行业似乎还不能欢呼得太早。

  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组合拳中,限购政策无疑是其中的“必杀技”,比起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来说更加是房地产行业的“隐痛”。

  因此,在限购不放松的前提下,即使今次下调存款储备金率可以使整个行业松一口气,但房地产重回2008年底、2009年初的局面也许并不太可能。

  总得来说,随着宏观政策、货币政策的不断微调,未来一段时间的房地产行业形势也将逐渐清晰。无论如何,央行这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都是房地产的一次机会。 (证券之星编辑整理) 分享: 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0年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存准率下调背后:稳增长超越抑制通胀
下一篇:铁矿石价格单月暴跌三成 钢厂限购铁矿石防损失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