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多家玉米深加工企业采购经理告诉记者,今年南方销区玉米成交价格每斤在1.25元,山东更是涨到了1.35元,与开秤之初0.95元/斤左右的收购价格相比,价格与上涨幅度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2010年国内玉米的供求关系并不比往常年份特殊,但天价玉米背后的现象值得深思。
- 。
记者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国家限制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也在某种程度上“制造”了局部供应关系的紧张,并被社会资本发展为商业机会借机炒高玉米价格,进而影响到要保护的饲料行业。
据了解,今年4月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称,为控制玉米深加工过快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自2011年4月20日起至6月30日,除了生产饲料之外,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购进玉米深加工生产的产品,不得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并计提进项税额。
另一刘姓采购经理回忆说,此政策本为限制玉米深加工业、打压玉米价格,不但没有打压价格,却因为局部、阶段性供求关系紧张,给中间商提供了牟利空间,山东市场上玉米价格2个月间每斤上涨了一毛多钱。
在贸易商囤积待价而沽影响下,玉米深加工领域里的供求关系紧张波及全局,广东、山东市场玉米的每斤价格分别达到1.25元和1.35元,小麦和玉米的比价关系远远超过了1:1.1的价值代替临界点。
与此相关的是,为了平抑玉米价格,同时防止玉米流向深加工领域,中央储备玉米拍卖采用只准许饲料加工企业参加的定向拍卖方式。
一位玉米深加工业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拍卖出库的玉米绝大部分通过饲料企业转手卖到深加工领域,其中不乏多家上市类玉米深加工企业。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