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
绿城中国(03900.HK) “被破产”的传闻虽被其掌门人宋卫平调侃为“冷幽默”,但是,在接连的调控政策之下,房地产企业资金面情况捉襟见肘已是不争的事实。
- (000024.SZ)的货币资金也增长了7.95%和5.91%。四家房企的货币资金都超过了100亿,万科手中的现金更是多达338.99亿元。
也就是说,在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之下,中小型房企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
“如果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不断,那么房地产企业家数会出现几何级数缩水,接近负债上限的30%左右的开发商,会在今明两年被清理出局。”叶檀说,降价销售是很多资金紧缺的房企不得不做的自救手段。
资金压力或倒逼房企降价
“融资渠道的空前闭塞也会加速资金紧张的地产公司开启降价通道。”叶檀说。
2010年随着“国十一条”的出台,房地产行业的严冬就此降临,银根不断紧缩,这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无疑是资金源头的断流。但随后,房地产公司就开始转向房地产信托这一融资渠道。
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三季度,当年共有22只私募房地产基金募集到位32.25亿美元,其中,本土机构募集基金数量及金额占比分别超过了80.0%和70.0%。
但暗藏风险的房地产信托很快受到了监管层的关注。今年5月份和6月份,银监会发出了《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监测表》,并针对房地产信托展开了“窗口指导”。但房地产信托仍然高烧不退,自9月份开始,银监会开始监测存量信托项目的兑付风险,加之先前的政策叠加效应,房地产信托终于降温。
用益信托工作室最新的第三季度房地产信托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房地产信托的发行量逐月下降,发行规模同比、环比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房地产信托发行规模占比近一年来也首次低于40%。
“银行、信托等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渠道逐一封锁,这样一来,资金紧张的房企只能选择降价销售回款。”叶檀说,在濒临破产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降价已经是关于生存的问题了。
中原证券也指出,由于年前销售将进一步萎缩,房企销售回款将进一步减少,银行贷款因为年末因素将进一步减少,而年底房企因为支付工程款等资金流出将会明显增加,行业资金将经受较大考验,行业资金的困难有可能使得房企降价提前到来。
相关热词搜索:
